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亚非的重大改革课件-人民版讲解.ppt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亚非的重大改革课件-人民版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1 2 材料二 废除科举后……全国各地的新学堂数量大增,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开办,现代教育体系开始逐渐建立……虽然新式学堂建立,也提出了诸多带有近代性质的建议和方案,但是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西学尚只了解皮毛,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酝酿发展一种更好的新的选官制度。清政府的选官由于缺少标准,出现了讨官跑官、任人唯亲、植党营私等现象。 -*- 1 2 这就导致原本混乱的社会更加乌烟瘴气……读书人失去了科举入仕、读书做官的进路之后,必须寻找其他安身立命的退路,他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古典文章的记忆注释转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开始接受西方涌入的各种思潮,逐渐形成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团体,他们中很多人迅速倒向了革命派或者成为地方士绅、督抚以及立宪派的坚定支持者,还有些读书人为谋求生路加入了新式军队,他们由于接受了革命派的主张,对清政府的强烈不满使得他们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主力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在科举制改革问题上的变化。概括导致变化的原因。(要求: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影响,并谈谈你对废除科举制度的认识。(要求: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 1 2 参考答案:(1)变化:由渐进的改革变为激进的立即废止科举。原因: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严重,迫切需要实用型人才;世人重科举、轻学堂,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影响:推动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人才;导致了官员选拔制度的混乱,加剧了社会的混乱;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使读书人摆脱了对清王朝的人身依附,导致清朝政权的社会基础崩溃,加速了清朝政府的垮台。认识:作为一项行之千余年的制度文明,科举制度有其弊端,但也有其合理之处;对于科举改革这么重大的决策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周密的部署,而不是贸然地用一纸命令将其立即废除。 -*- 1 2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清末科举制改革的原因及影响。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张之洞首先提出十年内逐步废止科举制度,而袁世凯、端方等主张立即废止科举;第二小问由“强邻环伺,讵能我待”可知民族危机加深,对实用人才迫切需要,由“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私立学堂者绝少”可知晚清政府加速科举制改革的必要。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可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总结;第二小问可从废除科举制度的必然性和渐进性两方面进行分析。 -*- 1 2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在19世纪中叶感受到西方侵略中国的巨大威胁,它自身仅仅受到西方的最初挑战就主动做出强烈的反应。这就是“明治维新”的结构性变革。……但日本并不想抛弃自己的传统搞“全盘西化”。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1 2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在现代化中)他们处心积虑要保存自己的民族遗产,加强国家与皇朝对人民的控制,因而小心翼翼地保护日本传统的大量成分,使之不致受到新文明的触染。人为地采用好战的现代化的强硬外壳来保护大量中世纪传统文化,在这其中不少东西具有原始性,孕育着火山爆发的深重危险。 ——胡适《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运动 ——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如何做到在“结构性变革”的同时“不抛弃自己的传统”的。如何评价胡适的观点? -*- 1 2 参考答案:措施:政治上: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殖产兴业”,吸收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家主导下实现工业化;文化上:实行文明开化,但又倡导“和魂洋才”,使武士道与神道成为社会精神支柱。 评价:胡适指出日本现代化存在局限性。明治维新确立的近代天皇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国主义传统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日本明治维新。第一小问,“结构性变革”主要回答日本向西方学习的措施;“不抛弃自己的传统”主要回答保留封建残余的措施。第二小问,重在回答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 一 二 三 四 一、改革的涵义和分类 1.改革的涵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 一 二 三 四 (3)从性质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①奴隶制改革:西方: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中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②封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