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丙烯酸市场及原料供应情况调查
一、丙烯酸及酯
1.1丙烯酸及酯生产现状
2010年国内丙烯酸丙烯酸表观消费已突破125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到180万吨以上。“十一五”期间丙烯酸的生产和消费保持8%的增长速度。
2010年我国丙烯酸及酯装置生产能力 万t/a
公司
粗丙烯酸
高纯丙烯酸
聚合级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CAA)
(HPAA)
(PAA)
(MA)
(EA)
(BA)
北京东方
8.0
2.4
0.5
1.5
1.5
5.0
浙江卫星
10.0
0
10.0
0.75
0.75
3.0
沈阳蜡化
8.0
0
0
1.0
1.0
8.0
江苏裕廊
20.5
8.0
8.0
4.0
4.0
13.0
吉林石化
3.3
0
0.5
1.5
0
1.5
上海华谊
18.6
0
0
2.0
2.0
12.0
扬子巴斯夫
16.0
7.0
3.28
2.75
2.75
10.0
宁波台塑
21.0
3.0
0
3.0
1.0
12.0
开泰实业
4.0
0
4.0
0.6
0
0
正和集团
6.0
0
0
0
0
6.0
江阴东风
4.0
0
4.0
0
0
0
江苏银燕
10.0
0
0
0
2.0
8.0
兰州石化
8.0
0
0
0
2.0
8.0
合计
137.4
20.4
30.28
17.1
17.0
96.5
2.2我国丙烯酸及酯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丙烯酸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酯,约占总量的67%。包括高吸水性树脂在内的聚丙烯酸及其盐类占丙烯酸消费份额的15%,这一领域的消费量较欧美、日本等世界发达地区低的多,但是我国聚丙烯酸及其盐类领域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世界丙烯酸用途的消费趋势如下:酯化用49%,超吸水聚合物28%,洗涤剂聚合物9%,丙烯酸盐6%,其它8%。
丙烯酸另一个重要开发动向是特种丙烯酸酯。与通用的丙烯酸酯相比,虽然其用量少,但单位售价高,能很好的改进产品性能。特种丙烯酸单体用于紫外(UV)固化、辐射固化的共聚物和反应型稀释剂中,以及树脂改性和纤维处理,应用领域正在扩大。预计美国市场需求量为2.5-3.0万吨/年,欧洲2.5万吨/年,并以10%-20%的年增长率增长,高于普通丙烯酸单体的需求速度,已相应开发出50多种丙烯酸功能单体。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唯一的生产厂家是北京东方化工厂,(甲基)丙烯酸羟基酯的生产能力达到1200吨/年。另外(化工部)丙烯酸系列产品开发中心在丙烯酸官能单体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开发出了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八酯,并已进行了中试生产供应国内市场,另外在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进行了研制工作。但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质量及生产工艺也有待于改进。
建筑、纺织、包装材料领域将成为中国丙烯酸酯市场未来发展的三大驱动力。我国丙烯酸及酯类市场的应用领域多在行业低端徘徊,目前涂料占27%、胶黏剂占40%、纺织品占26%、洗涤剂占5%、其他占2%。相对来说,国外市场应用则集中在吸水性树脂、表面活性剂、水处理等高附加值的领域,而国内高端市场的应用比例不足10%。以吸水性树脂为例,美国是丙烯酸单体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但是丙烯酸单体的出口量相对于其产量来说却很少。从1993年以后,美国甚至成为丙烯酸单体的净进口国,这主要是由于1993年以后其高吸水性树脂产量的迅猛增长。我国在高吸水性树脂生产技术研究上,由于存在产品质量和装置放大等问题,至今无工业化规模生产装置,而国外技术对我国封锁,国内装置均为外商独资建设。
中国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均居住面积将会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对丙烯酸乳胶建筑涂料和建筑密封胶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增长。建筑行业仍将是我国丙烯酸及酯的主要消费领域。丙烯酸及酯在建筑涂料和胶黏剂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可观。丙烯酸酯类建筑乳液产品因性能优异和对环境友好,可用作内、外墙涂料,深受用户青睐,预计2010年我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280万吨,配套的通用丙烯酸酯消费量为30万吨。化纤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和外向型产业,预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将达到1200亿美元,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0,化纤和纺织服装业发展及产品档次提高,对丙烯酸酯类高档服装浆料、涂料印花浆和加工用胶黏剂等需求必将大幅增长。随着我国包装材料行业迅速发展,包装胶黏带用丙烯酸酯类胶黏剂需求量将不断增长。2007年,中国压敏胶黏剂产量约为62亿平方米,共消耗丙烯酸酯类压敏胶34万吨,预计今后中国压敏胶需求增速将高达20%。可见,丙烯酸下游产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