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1标)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60 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为: (1)苏州工业园区港田路西延东延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苏州工业园区港田路西延东延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3)现场踏勘情况。 (4)结合本公司综合施工能力。 (5)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GT034-200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GTF40-200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68-97) 《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0221-2006) 《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埋地氯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国家标准》(GB-T11836-1999) 为强化本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我公司将用上述规范与规程中较高的技术标准来编制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方案。 1.2编制说明 1.2.1技术标编制总体思路 (1)根据工程综合特征,进行施工组织规划。 (2)围绕施工组织规划,编制施工技术方案。 (3)根据企业质量、安全目标和内部控制程序制定工程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2.2施工组织重点 根据本工程规模大、项目多、工期要求紧、周边环境约束严、质量标准要求高等特点,我们抓住以下几点: (1)成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配备有丰富施工组织经验的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 (2)主桥的挂篮施工为本工程的主要工序和控制节点。 (3)合理分配施工资源,控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1.2.3施工技术方案编制重点 根据设计要求及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了: (1)工程量大、分项工序多、施工干扰大、节点工期紧。 (2)桥梁外观质量控制 (3)主桥挂篮的施工 (4)桥梁基础的施工 (5)施工阶段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措施 (6)路基填筑、路基处理质量要求高 等上述6项作为本工程主要技术关键,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施工技术方案中予以重点阐述。 1.3工程概况 本工程西起星龙街、跨越青秋浦河道、唯胜路快速路后沿原中胜路直向与通江路相交,沿线分别与青丘街、通江路平交,全长约1536米,道路标准路幅宽48.6米,在交叉口进口道侧拓宽渠化一车道;设计三座桥梁分别跨越青秋浦、唯胜快速路,其中两侧均为总宽6.5米的人非桥、中间为宽23.5米的机动桥,在青秋浦西侧K0+930米处起坡、通江路交叉口前90米左右落地,桥梁全长336米,道路终点接至通江路。 1.3.1桥梁工程 桥梁跨径布置:跨越青秋浦主桥采用34+64+34米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桥,中部梁高2.0米,支点梁高3.5米。主墩们于河岸处,垂直于道路中线设置。西引桥后接4孔20米板梁。中幅机动车道桥梁采用2孔2*32米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梁高1.3米;两侧非机动车道桥梁采用U型开口连续箱梁,跨径32+32米,梁高1.8米,底板厚0.3米,底板用做桥面,腹板用做护栏,腹板外侧可设置大型广告牌等作为装饰。后接桥梁跨径采用3孔20米简支板梁。 1.3.2道路工程 车行道(总厚67.6cm,适用于全线机动车道及除跨线桥引坡范围以外的非机动车道段): 4cm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内掺矿物纤维)+粘层油+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内掺矿物纤维)+粘层油+7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0.6cm下封层(稀浆封层)+50cm二灰碎石(顶面喷洒透层油)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50.6cm,适用于跨线桥两侧引坡段):4cm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粘层油+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粘层油0.6cm下封层(稀浆封层)+40cm二灰碎石(顶面喷洒透层油) 唯胜路原分隔带改建成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以及桥墩开挖施工后的路面恢复(总厚67.6cm): 4cm 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内掺矿物纤维)+粘层油+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内掺矿物纤维)+粘层油+7cm中粒式沥青砼(AC-20C)+0.6cm下封层(稀浆封层)+30cmC30砼+20cm碎石垫层 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29cm):20*10*6cm高强度透水型砼路面砖+3cm(1:3干拌水泥砂浆)+20cm二灰碎石基层 1.3.3下水道工程 本工程计有UPVC管DN250雨水管670m;UPVC管DN400雨水管498m;φ600承插式钢筋砼雨水管1113m;φ800承插式钢筋砼雨水管784m;φ900平口式钢筋砼雨水管1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