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 境 工 程 学 塔式生物滤池 高达8~24m,直径1~4m 水力负荷为80~200m3/m2.d;BOD负荷高达2000~3000g/m3.d 一般采用大孔径波纹板滤料 三、生物转盘 2、净化作用原理 —废水处于半静止状态,而微生物则在转动的盘面上; —转盘40%的面积浸没在废水中,盘面低速转动; —盘面上生物膜的厚度与废水浓度、性质及转速有关,一般0.1~0.5mm。 3 生物转盘系统的典型工艺流程 (1)生物转盘的布置形式 单轴多级式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滤池内常用的填料 一、 厌氧法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氢等为受氢体。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完成的复杂的微生物学过程。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第一阶段 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第二阶段 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 第三阶段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为甲烷。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者约占2/3。 二、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甲烷发酵阶段是厌氧消化反应的控制阶段,因此厌氧反应的各项影响因素也以对甲烷菌的影响因素为准。 (一)温度条件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类微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一般认为,产甲烷菌的温度范围为5~60℃,在35℃和53℃上下可以分别获得较高的消化效率,温度为40~45℃时,消化效率较低。温度的急剧变化和上下波动不利于厌氧消化作用。短时间内温度升降5℃,沼气产量明显下降,波动的幅度过大时,甚至停止产气。温度的波动,不仅影响沼气产量,还影响沼气中的甲烷含量,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 (二)pH值 pH值条件失常首先使产氢产乙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受抑制,使产酸过程所形成的有机酸不能被正常地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的各阶段间的协调平衡丧失。若pH值降到5以下,对产甲烷菌毒性较大,同时产酸作用本身也受抑制,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即停滞。即使pH值恢复到7.0左右,厌氧装置的处理能力仍不易恢复;而在稍高pH值时,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能较快地恢复活性。所以厌氧装置适宜在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状态下运行。最适pH值为7.0~7.2,pH6.6~7.4较为适宜。 (三)有机负荷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产气率趋向下降,而消化器的容积产气量则增多,反之亦然。 若有机负荷过高,则产酸率将大于用酸(产甲烷)率,挥发酸将累积而使pH值下降、破坏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产甲烷作用停顿,系统失败,并难以调整复苏。此外,有机负荷过高,则过高的水力负荷还会使消化系统中污泥的流失速率大于增长速率而降低消化效率。若有机负荷过低,物料产气率或有机物去除率虽可提高,但容积产气率降低,反应器容积将增大,使消化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 (四)厌氧活性污泥 厌氧活性污泥主要由厌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性状与消化的效能有密切的关系。性状良好的污泥是厌氧消化效率的基础保证。厌氧活性污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的作用效能与沉淀性能,前者主要取决于活微生物的比例及其对废物的适应性和活微生物中生长速率低的产甲烷菌的数量是否达到与不产甲烷菌数量相适应的水平。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与污泥的凝聚性有关、与好氧处理一样,厌氧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也以SVI衡量。 (五)搅拌和混合 混合搅拌是提高消化效率的工艺条件之一。没有搅拌的厌氧消化池,池内料液常有分层现象。通过搅拌可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在连续投料的消化池中,还使进料迅速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 搅拌的方法有:(1)机械搅拌器;(2)消化液循环;(3)沼气循环等。其中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第二课时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ppt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同上一堂党课初中篇 中流砥柱观后感五.doc VIP
-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VIP
- 《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VIP
- 浙江维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新型材料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BIM基础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激励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