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第八章 光现象 问题 (1) 为什么很难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 为什么找不到像的位置? (3) 如果镜子是透明的,能否找到像的位 置呢? (4) 怎么让镜子变成透明的? (5) 找到像后,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提示 (1)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像与物的大小、正倒、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2)如果将像与物连线,会发现什么特点? (3)综合各组的数据,可能会发现物距与像距并不完全相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玻璃板厚度的影响、像的位置是否找准、像点和物点是否完全对应)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器材的准备 ①选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②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可使用记录纸,提前画好坐标。 ③如果没有蜡烛,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来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④做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左右关系的实验时,可以使用教材中介绍的两个相同的三角板,为了区分左右关系,尺上要分别贴上b、d两个字母。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火柴棍组成不同的图形如“L、E”来代替。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时玻璃板可放在记录纸的中央,物体放置在记录纸上便于读数的位置。 ②观察要点:实验时,要找准像点,即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③实验中要多次改变物体位置,记录时为便于区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所成像的位置,可在物的位置旁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像用对应的字母或数字记录好,便于实验后进一步观察、分析。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有两个作用: 一是改变光路;二是成虚像 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沿镜面对折,像和物完全重叠。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即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是相对实像来说,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 眼睛为什么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如何用光路图表示这个过程呢? 为了简化问题,先选择发光点S的两条入射光线 说明人眼是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 平面镜成像原理 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感觉光线从哪里来? 逆向观察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就是人眼感觉到的发光点。 再任意增加发光点S发出的入射光线,用数学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分析,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然交于S′点。所以任意选定两条入射光线就可以确定像点。 该像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并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因此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从水面到青铜镜、银镜、钢镜,再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和镀银玻璃镜,镜子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 远古时代最早的镜子是水面,最初作用只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不过,“平静的水面”这样的“镜子”受条件和环境影响,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时,“镜子”便不再奏效了。 镜子的历史 事实上,几乎每一种古代文明都拥有某种形状或形态的镜子。在中国,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就有镜子的记载,秦有金镜,汉有铁镜,晋有银华镜,宋元出现有柄可执的镜,清代以后有玻璃镜。经过历代的发展,工艺不断提高,外形越来越精美。时至今日,被世界所知、流传各地的多是铜镜,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也都以能收藏一面中国铜镜为荣。 镜子的历史 关于铜镜的制作工艺,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记载有“透光”镜,这种镜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铜镜一面磨光发亮,一面铸刻花纹,汉代时花纹除几何图形外,还有鸟兽、人物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了浮雕的画像镜;唐代创造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样,还有工匠专门为平常百姓家磨制青铜镜。 镜子的历史 铜镜的制作材料是一种铜锡化合物,其中铜占68.3%,锡占31.7%。它的优点是:在液态时容易浇铸成型,冷却后硬度高、不易破损、反光性好。如果将铜锡的比例略为调整,不但不具备这些优点,而且成像颜色或偏绿或偏黄。1668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其中反射镜就是用中国配方的铜锡化合物制成的。 镜子的历史 古希腊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盒镜”。盒镜是现代有镜粉盒的雏形,它由两块用合页固定在一起的金属圆片做成,其中一块内表面打磨成镜,另外三面雕刻图案。 罗马人使用青铜、红铜和银镜,因金属镜易失光泽,故盒中往往放置一小块蘸有浮石粉的海绵。 镜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