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東坡眼中的「《易》中天」解析《東坡易傳》的思想體系 「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系列講座 時 間:101年10月13日14:00-16:30 地 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B1演講廳 ▇蘇東坡天縱之才,大氣磅礴 蘇軾一生的痛──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蘇軾一生的痛 1、發生於宋神宗(1048-1085)元豐二(1079)年,為蘇軾政治生涯重大轉折,幾至於死亡,後經力保,改謫黃州(今湖北省)團練副使安置。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 2、蘇軾於當年移知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巿),到任後上表謝恩,朝臣以其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御史何正臣(1041-1100)上表彈劾蘇軾,指其「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又以蘇軾動輒歸咎新法,要求朝廷明正刑賞。御史李定(?)曾因不服母孝,受蘇軾譏諷。於此案中,也指蘇軾有「悛(音圈。指悔改)終不悔,其惡已著」、「傲悖之語,日聞中外」、「言偽而辯,行偽而堅」、「怨己不用」等四大可廢之罪。 3、御史舒亶(1041-1103)尋摘蘇軾詩句,指其心懷不軌,譏諷神宗青苗法、助役法、明法科、興水利、鹽禁等政策。神宗下令拘捕,太常博士皇甫遵(?)奉令前往逮人。蘇轍(1039-1112)時在商邱(今河南省商丘巿)已預知消息,託王適(?)協助安置蘇軾家屬;並上書神宗陳情,願以官職贖兄長之罪。 4、蘇軾受捕,寫信給蘇轍,交代身後之事,長子蘇邁(1059-1119)則隨途照顧。押解至太湖,蘇軾曾意圖自盡,幾經掙扎,終未成舉。捕至御史臺獄下,御史臺依平日書信詩文往來,構陷牽連七十餘人。蘇軾自料必死,暗藏金丹,預備自盡。後因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禮(1034-1095)等人出面力挽,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前往黃州(今湖北省),為其文學創作生涯的重要階段。 蘇軾的雲淡風清--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定風波〉)」。 ▇心中灑然,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何渡過? 《東坡易傳》的思想體系 ▇《東坡易傳》,解讀深刻,發人深省 ▇《東坡易傳》思想體系,使蘇軾渡過艱危 本文大綱: 一、背景說明(知人論世): 二、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形式: 三、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內容剖析: (一)、《東坡易傳》思想體系 (二)、主要內容大綱 1、根立於「一」,本立道生 2、以「無」為用,無心無為 3、反者道之動,重陰主靜 4、弱者道之用,上善若水 5、在易學思想,留下美麗鴻爪 (三)、《東坡易傳》的特色 1、道家化,將道家核心理念放入易學之中,擴大易學範躊領域 2、柔性化,「弱者,道之用」,主張柔弱化剛強,柔弱勝過剛強 3、無心化,以「一」為宗旨,也無風雨也無晴,邁向生命旅程 一、背景說明(知人論世): (一)、此書是三蘇──北宋?蘇洵(1009-1066)、蘇軾(1037-1101)及蘇轍(1039-1112)父子三人共同完成,是一本三蘇對《易經》的結晶品。即是「蘇洵作《易傳》未成而卒,屬二子述其誌。軾書先成,轍乃送所解於軾。今〈蒙卦〉猶是轍解。則此書實蘇氏父子兄弟合力為之,題曰軾撰,要其成耳(南宋?蘇籀(為蘇轍之孫,約1091-約1164)《欒城遺言》)」。 (二)、此書又名《毗(音皮)陵易傳》。南宋?陸游(1125-1210)《老學庵筆記》初遇北宋元祐黨禁(「元祐學禁」,起自北宋哲宗(1077-1100,在位1085-1100)親政時期,泛指對元祐舊黨的群體學術之禁,而其中的「蘇軾學禁」,堪稱最為嚴酷者),不敢題名,故稱「毗陵先生」。為何稱「毗陵」?因蘇軾死於常州(今江蘇省常州巿),古稱「毗陵」,故稱《毗陵易傳》。 (三)、蘇洵、蘇軾及蘇轍父子,皆是文學家,為何要注《易》?東漢?班固(32-92)《漢書?藝文志》說:「五者(指《樂》、《詩》、《書》、《禮》、《春秋》),蓋五常之道(指仁、義、禮、智、信),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即是在封建時代,《易經》是五經之源,又是五經之首,故懂得《易經》,且又能注解《易經》,是一項崇高榮耀。 二、內容重點(以意逆志)──《東坡易傳》之形式: (一)、《東坡易傳》,共9卷。卷1──〈乾卦〉至〈履卦〉,共10卦。卷2──〈泰卦〉至〈觀卦〉,共10卦。卷3──〈噬嗑卦〉至〈離卦〉,共10卦。卷4──〈咸卦〉至〈益卦〉,共12卦。卷5──〈夬卦〉至〈歸妹卦〉,共12卦。卷6──〈豐卦〉至〈未濟卦〉,共10卦。卷7──〈繫辭上傳〉。卷8──〈繫辭下傳〉。卷9──〈說卦傳〉、〈序卦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梁氏族谱之祖系.doc VIP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