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反馈 12题-物质鉴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操作——中考除杂题答题思路 看试剂 看操作 看用量 看结果 教学反思 一、 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 2. 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教学反思 二、教学适当慢节奏 1.复习中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2.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 教学反思 三、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 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能力的培养 2.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教学反思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 教学反思 五、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学生易失分点,此类型题应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及复习中加强这一部分的力度,引导如何审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相关题型加强训练。 感谢 聆听 谢谢 祝愿2017阿城中考再创辉煌 学情反馈 12题-物质鉴别 物质的鉴别 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鉴:方法 别:结果 B C D 1.硬水和软水、蒸馏水和山泉水之间的鉴别 2.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 3.酒精和白醋 4.苏打和小苏打 1.生铁、钢、铝合金的鉴别 2.铜、黄铜、18K黄金和黄金的鉴别 磁铁 盐酸 氯化亚铁 生铁(铁、碳) 吸引 气泡 不反应 钢(铁、碳) 吸引 气泡 不反应 铝合金 不吸引 气泡 反应 盐酸 灼烧 硝酸银溶液 铜 不反应 变黑 反应 黄铜(铜、锌) 气泡 变黑 反应 18K黄金(金、银、铜) 不反应 变黑 反应 黄金 不反应 不变色 不反应 1.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呼出气体的鉴别 2.氨气、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的鉴别 3.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 1.水、双氧水 2.稀盐酸、稀硫酸 4.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3.浓盐酸、浓硫酸 1.纤维的鉴别 2.聚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的鉴别 (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棉、麻(纤维素)的鉴别 (2).天然纤维-动物性纤维-羊毛、蚕丝(蛋白质的鉴别)的鉴别 (3).合成纤维-涤纶等鉴别 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用拉拽的方式能否区分开? 1.观察 磷矿粉 灰白色 2.闻气味 碳铵有刺激性气味 3.加水溶解 磷矿粉不溶于水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4.加熟石灰研磨 铵态氮肥有刺激性气味 5.灼烧 氮肥熔化、冒烟 (其中硝酸铵燃烧) 钾肥有跳动、有爆裂声 利用水进行鉴别 1.溶解性 如碳酸钙 和氯化钠溶于水 非水溶剂 如碘和高锰酸钾可以用水或汽 油区分 2.遇水产生的能量变化 如氢氧化钙和氧化钙遇水 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溶于水 3.遇水颜色的改变 硫酸铜粉末与氯化钠加入水中 注意事项 1.掌握物质的性质,抓住物质间的本质差异,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2.加入的物质要产生不同的现象或者一 个有现象一个无现象,现象通常是要有气 体沉淀水生成或有颜色变化 学情反馈 14题-物质除杂 物质的除杂 原则:①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但可以增加)。---主不减 ②不引入新杂质---杂不增 注意问题:(1)注意操作 (2)注意量 (3)主要成分与纯净物的差别 纯净物 混合物 一、物理方法 1、过滤:利用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离。主要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几个步骤,如除去粗盐中泥沙。 3、蒸发法(结晶法):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如从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4、吸引法:利用磁铁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的特性。如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2、溶解法:利用物质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性不同加以除去。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氯化镁。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学方法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