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 回顾知识:“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 养生道理——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谨慎小心,巧妙地避开矛盾,不硬碰,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导入身处乱世 善待生命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群雄竞起、弱肉强食,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权臣卿相也难逃无妄之灾。在这样的一个人性被扭曲、生命被践踏的乱世中,庄子以仁爱之心观照生命,开拓了生命的新空间,今天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庄子的尊生之道。 一、重点文言词句过关 第一段: 1、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翻译——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还是可以的。虽然这样,我刚巧患有很厉害、很顽固的病,正将治疗它,没有空闲时间治理天下。” 2、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翻译——天下是最贵重的,却不能因为(天下)伤害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事物呢?只有不把天下当回事的人,才可以把统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第二段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翻译:所以天下是最为贵重的器物了,却不能用它来交换生命,这就是有道的人(对待天下)跟世俗的人大不一样的原因。? 第三段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翻译:太阳升起的时候起来劳动,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在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而自觉得意、开心。 2、吾何以天下为哉! 翻译1:天下对我有什么用呢? 翻译2:要天下做什么呢? 解释:“何以……为”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第四段 1、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翻译——用兽皮和丝织品侍奉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 狄人希望得到的是土地。 2、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 翻译——做我的臣民跟做狄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 3、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翻译——况且我还听说,不要因为用来养养活百姓的土地而伤害养活的百姓。 4、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翻译——能够珍视生命的人,即使位高财多也不会因为养生的物品伤害身体,财少位低也不会因为(追逐)利益拖累身体。 5、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翻译——当今世上居于高官显位的人们,都重视失去高官显位,见到利禄就轻率忘记自己的性命,这难道不糊涂吗?? 二、分析作品,体会尊生之道 1、第一则中一共讲了几个人物故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选择? 2、归纳这四个人物“让天下”的原因,找出异同。 “让天下而不受”的原因 1、共同点: 为了保养身心,追求身心健康 2、不同点: 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因为身体有疾病 善卷没有疾病,他希望过逍遥自得的生活 亶父是为了让百姓的生命免受战争的威胁 故事中的尊生之道 1、子州支父、子州支伯为治疗疾病放弃统治天下的地位和权力 ——天下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3、庄子想通过这四个人物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尊生的道理?(联系四个人物“不受天下”的原因来考虑) 故事中的尊生之道 2、善卷没有疾病,他为了过自给自足、逍遥自得的生活放弃统治天下的地位和权力 ——尊生不只限于保身,还要注重养心,保持精神的自由和愉悦! 3、亶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百姓放弃统治权和土地。 ——要用呵护自己生命的热忱,来关爱他人的生命。 ——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至高无上的权利而蔑视他人的生命。 ——能尊生者,不以养(不仅限于土地)伤身,不以利累形(不仅限于自己)。 故事中的尊生之道 小结1: 天下可贵,生命至上! 保身避害,养心尽年。 呵护自己,关爱他人。 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 故事中的尊生之道 三、联系现实,畅谈尊生感悟 “庄子的尊生之道”让你产生了什么感悟?选取上述一个观点,联系现实,谈一谈。 四、“尊生”中的困惑与智慧 1、孔子周游列国,曾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差点丢了性命,仍不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决心;长沮、桀溺乱世中避害保身。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我们如何评价他们这种选择? 2、亶父面对侵略者让出了土地和统治权,避免了百姓伤亡,而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保守估计),我们的前辈为什么不放弃抵抗保全自身? 1、长沮、桀溺这一类隐士固然是珍爱自己的生命的,他们面对无道之君,身处污浊之世, 躬耕自足,与世无争,韬光晦德,避免沦为统治者的工具,善全自我,保有生命。孔子这一类伟人也是热爱生命的,他们不只考虑到个人的生命,担当天下,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过得逍遥自在。比较两者,孔子这一类是更高层次的尊生。 2、有的侵略者要的不只是土地,他们甚至会灭绝异族,为自己的生存权力而战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