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马士革钢刀锻打花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docxVIP

古代大马士革钢刀锻打花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大马士革钢刀锻打花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罗海文①*, 潜伟②, 董瀚① ① 钢铁研究总院, 北京 100081; ②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 联系人, E-mail: haiwenluo@126.com 2013-10-24 收稿, 2013-12-05 接受, 2014-01-22 网络版发表 摘要 古代大马士革刀锻打花纹的形成机制是历史上持续数个世纪的热门研究课题. 本文简 要回顾了乌兹钢、大马士革刀和大马士革花纹的历史背景, 着重介绍并分析了当代冶金研究者 关于大马士革花纹形成机制的主要观点和争论, 并通过现代冶金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模型 分析了这些主要观点, 包括定量计算钢中 S, P, V 等元素对 Fe-C 平衡相图的影响、慢速凝固时 S, P 等元素的偏析程度、以及 V(CN)粒子在奥氏体相区的析出温度以及 V 在高温退火时扩散 动力学等. 据此, 作者提出了关于古代大马士革刀中花纹形成的新机制, 即由于乌兹钢锭中凝 固时 S, P 的枝晶偏析, 导致凝固后偏析区形成硫化物或磷化物, 尤其是磷的枝晶偏析导致冷却 时形成磷化物与渗碳体的共晶体, 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不能完全固溶, 并作为热锻时析出的渗 碳体析出核心, 从而决定了渗碳体在大马士革刀中的空间分布和最终的大马士革花纹的形成. 关键词 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花纹 乌兹钢 渗碳体 凝固 枝晶偏析 关于大马士革刀的可靠记述最早可追溯到公元 540 年左右, 但是它的使用据信在公元前 323 年亚历 山大大帝时期就开始[1,2]. 之所以称为大马士革刀, 是因为十字军东征时, 欧洲人在大马士革第一次遇 见了阿拉伯人所使用的弯刀. 该刀是由古印度地区 通过坩埚熔炼所得到的超高碳钢铸锭锻打而成. 这 一地区超高碳钢铸锭在历史上有时被称为“乌兹钢”, 它通过贸易形式流通到中东地区. 普遍认为大马士 革刀锻打技术最好的铁匠是在波斯. 这种独特的刀 类随着伊斯兰民族的迁徙在其居住地均有发现, 现 世界各大博物馆也有不少收藏. 在位于 Ranchi 的印 度钢铁协会的世界最大研发实验室的客厅中, 有一 幅画讲述的是古印度国王普鲁向亚历山大大帝问候 的场景(公元前 330 年)[3], 普鲁为表敬意向亚历山大 赠与了他的佩剑, 而在他的身后, 他的仆人还携带有 一个金色的盒子作为额外的礼物, 在盒子里装着当 时只有古印度特产的、比黄金还贵重的乌兹(Wootz) 钢锭. 近代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 1830 年在他的诗 里这么描述过乌兹钢[4]: “金子说, 一切均是我的; 布 拉特(乌兹钢的俄语名)说, 一切都是我的; 金子说, 我可以买下一切, 布拉特说, 我可以夺到一切”. 由 此可见大马士革刀及其钢料的制造代表着当时顶级 军事技术水平. 大马士革刀的显著特征是刀的表面有着纷繁的 水纹状图案(图 1). 在刀面处水纹状图案有时呈玫瑰 状, 其间有贯穿表面的条纹, 称为穆罕穆德梯, 这些 图案通常称之为大马士革花纹. 该刀具有出色的强 韧性, 在战斗中几乎从不断裂; 刀锋锐利无比, 可在 空中将丝绸一分为二而毫不费力, 长久以来被认为 是冷兵器时代的兵器之王. 很长时间以来, 中亚、欧 洲的人们普遍相信该刀的出色性能与其表面的大马 士革花纹相关, 因此欧洲的铁匠曾经努力地尝试打 造出具有大马士革花纹的刀, 但都没有获得成功. 这 激励 着许 多 欧洲 人研 究 这一 神秘 领 域 . 其中 最 出 引用格式 引用格式: 罗海文, 潜伟, 董瀚. 古代大马士革钢刀锻打花纹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科学通报, 2014, 59: 833–842 Luo H W, Qian W, Dong H. Theoretic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particular pattern formed on the ancient Damascus steel blades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4, 59: 833–842, doi: 10.1360/972013-1172 Calc(用于热力学计算)和 DICTRA(用于动力学计算) 以及钢铁材料数据库 TCFe7(热力学数据)和 MOB2 (动力学数据), 对大马士革钢中的杂质元素对 Fe-C 相图的影响、凝固偏析程度和溶质原子在高温下的扩 散动力学等进行了定量计算, 并根据计算结果, 提出 了大马士革花纹形成的新机制. 图 1 典型的大马士革刀及其表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