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航天】太空探索|
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全扫描
文 / 代振莹
▲ “张衡一号”在轨示意图
|
SPACE EXPLORATION 7
太空探索 【中国航天】|
2 月 2 日,中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
长二丁火箭的托举下,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作
为我国第一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
格外受人关注。它能不能预测地震?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有哪些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未来还会有更多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吗?……
发射前夕,“张衡一号”总指挥、总设计师袁仕耿对这颗
卫星的功能作了最为凝练的总结:张衡一号卫星的任务是要做
得足够灵敏,去监测 6 级以上地震引起的电离层的微弱变化,
积累足够多的高质量观测数据,以期建立相关的模型。因此,
张衡一号卫星是地震科学家心中的“望远镜”。
“如果没有第谷丰富的高质量的天体运动观测数据,就不
会有开普勒的三大运动定律;如果没有开普勒的三大运动定律,
就不会有牛顿万有引力的终极解释。”袁仕耿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张衡一号卫
星传回的观测数据以及带来今后的重大发现,更加值得期待。
跳出地球观测地震
在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副总师、中国地震局地
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看来,观测地震,无非上天入地。
15 年前刊发在《中国航天报》上的一篇文章,至今让他印
象深刻,“2003 年 2 月 18—19 日,在一个地震卫星的研讨会上,
多位院士专家共同呼吁发展地震监测星,那是地震监测卫星的
开端。”
时至今日,“张衡一号”的发射成功让我国终于能够从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