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与实例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自然地理学 (48 学时) 任升莲 主讲 ren_lotus@126.com 第一篇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二篇 各圈层的组成、结构、运动与特征 第三篇 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方法、原理与实例 第一篇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思考题: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讨论: 用亲身经历说明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篇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家乡与合肥的地域差异 家乡特产介绍 你所知道的灾害 最近的地震、火山情况 旅游过的地方 你所知道的地方性疾病 时差 3 2 1 自然景色 温带草原 热带雨林 长江峡谷 冰原 背斜山 气候 火山喷发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内容、目的与意义 1. 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 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人类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 自然环境的特点: 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四大圈层相互接触、交错、重叠; 2)?无机界和有机界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不断演化; 3) 范围广大,全球地面之上8—18km(航空) 地面之下约12km(钻井); 4)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 由于各要素的组成不同,构成了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如:沙漠、草原、热带雨林、高原等。 研究任务:研究环境要素的组成、结构、特征、 区域分异规律、 形成与运行机制。 相关学科: 自然地理学 气候学 地质学 经济地理学 地貌学 地球科学 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地球物理学 综合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地球化学 植物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3、研究内容: (1)人类赖以生存的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 组成、 结构及其区域分布规律。 (2)人类赖以生存的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 成因与变化规律。 (3)人类赖以生存的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 机制(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 优化、调控。 4、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资源和能源) 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 资源:包括再生资源(森林、作物、水、动物 不可再生资源(矿产、土地) 环境:自然、人为、灾害 人口 :人口增加 基本任务: 为人类大规模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物质文明提供科学途径和依据。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综合性 是指其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性质。 地球表层涉及四大圈。 区域性 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地互相作用的区域 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 环境性 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科。 系统性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