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龈 gingiva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咀嚼黏膜,由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游离龈 free gingiva附着龈 attached gingiva龈乳头 gingiva papilla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两者分界为游离龈凹痕(30%-40%存在),缺乏黏膜下层,40%存在点状凹陷,称点彩(alveolar mucosa),5岁左右出现,老年消失。炎症存在点彩减弱。根方为牙槽黏膜,存在明显界限称膜龈联合,附着龈宽度为1-9mm呈锥形,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凹下,称为龈谷(gingival col),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牙周病易始发于此。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gingiva sulcus),健康龈沟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第一节 牙龈正常牙龈的临床解剖牙龈上皮的结构与代谢特征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牙龈的结缔组织口腔上皮:为角化或不全角化的扁平鳞状上皮。沟内上皮:具有半透膜作用,内与外相通。结合上皮: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通过基底板和半桥粒附着,称上皮性附着。可自行修复,种植体也存在。结合上皮的位置与牙的萌出:分为主动萌出和被动萌出。生物学宽度(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的恒定距离约2mm。包括结合上皮0.97mm,纤维结缔组织1.07mm龈牙结合部:龈牙单位,活跃的防御系统,牙周病的始发部位作用:紧贴牙面,保持牙龈必要的硬度,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附着龈相连。胶原纤维:龈牙纤维,牙周膜纤维,环形纤维,越隔纤维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成分:龈牙结合部存在亚临床炎症反应。基质:结合上皮剥离后一周左右重新附着,将牙龈连同结合上皮一同切除,可在爬行重新形成。这种上皮再附着可出现于釉质、牙骨质、或牙本质的表面。第一节 牙龈正常牙龈的组织学牙槽嵴纤维根间纤维横纤维根尖纤维斜纤维第二节 牙周膜alveolar crest fibers起止上皮根方牙骨质,进入牙槽嵴,功能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切断不会明显增加牙的动度。牙周膜纤维(0.15-0.38mm)interradicular fibers只存在于多根牙各根之间,有防止多根牙向冠方移动的作用。horizontal fibers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水平方向走行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埋入牙槽嵴。oblique fibers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起于牙骨质,斜形向冠方进入牙槽嵴。承受咀嚼力,并将该力均匀传递至牙槽骨。apical fibers位于根尖区,从牙骨质呈放射状进入牙槽窝底部的骨内。具有固定根尖,保护进出根尖孔的神经和血管。神经血管相关细胞Malassez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防御细胞第二节 牙周膜牙周膜的细胞和基质包括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以及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上皮剩余随年龄钙化而成为牙骨质小体。受机械、慢性炎症刺激可增殖形成根尖周囊肿或根侧囊肿的囊壁上皮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第三节 牙骨质牙骨质的结构牙骨质牙釉质牙本质第三节 牙骨质釉牙骨质界60-65%牙骨质覆盖釉质30%两者端端相接5-10%两者不相接第三节 牙骨质牙骨质的吸收和修复牙骨质一生中都在不断形成和增厚,从10-70岁约增厚3倍,主要在根尖和根分叉区,以代替牙牙合面磨耗和继续萌出。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则称为牙固连(ankylosis),再植牙发生牙固连,将在4-5年内失去其牙根而脱落。但钛种植体植入颌骨时,骨直接与种植体发生愈合,其间无任何介入性结缔组织。第四节 牙槽骨(Alveolar Bone)概述容纳牙根的窝称为牙槽窝(Alveolar socket),其内壁称为固有牙槽骨(Alveolarproper),牙槽窝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两牙之间的牙槽骨部分称为牙槽间隔(Interdental septum)。固有牙槽骨在X线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称为硬骨板(Lamina dura),牙槽骨因炎症或创伤硬骨板消失或模糊、中断。牙槽骨最冠方称为牙槽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牙槽嵴顶和釉牙骨质界的距离2mm均为正常。如果牙的位置特别偏向颊侧或舌侧,则该侧的牙槽骨很薄甚至缺如,牙根与骨膜和牙龈结缔组织相连,称为骨开窗(Fenstration);如果V型缺口直达牙槽嵴顶,则为骨开裂(Dehiscence),发生率20%,多在前牙唇侧和上颌磨牙颊侧。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第五节 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牙龈双重供血,分别来自于牙槽骨间隔的血管、牙槽骨骨膜表面的血管以及牙周膜血管。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感觉支。牙周膜供血来自三个方面:1.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之前的分叉,通过牙周膜抵龈组织;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