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宽带与卫星移动专题讲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热点服务的星地融合系统 WIFI ATC 基站使用和卫星不同的频段; 主要解决卫星用户的室内以及密集城市的覆盖问题,用于增强卫星系统的覆盖范围; 部分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已推出了卫星链路间接提供WiFi 服务的产品和服务。如Thuraya 系统的 SatSleeve 卫星网络适配器,铱系统的“Iridium Go !”以及 Globalstar系统的“Sat-Fi” 卫星热点设备产品,可通过卫星连接提供地面热点,支持多个终端接入。 天地一体化融合系统-卫星与WIFI集成应用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Globalstar 、Thuraya和“铱”系统的卫星热点设备 通过卫星链路提供热点的服务,可满足当下人们对无处不在的无线互联的需求; 较低的服务费率也有助于用户数量的增长。 天地一体化混合系统-卫星与WIFI集成应用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一体化集成系统-Integrated MSS的典型架构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基于 ATC 技术的星地一体化网络架构 Integrated MSS网络星地使用相同频段,和相似的空中接口信号格式, 无需双模终端; 终端复杂度与目前现有地面网络终端相当,即使与卫星进行通信,也无需专用外置天线; 卫星采用高功率、大尺寸天线和多波束设计,并不限制空中接口信号形式, 具有兼容地面的卫星空中接口协议(GSM,CDMA2000,WCDMA 和 WiMAX、LTE 等 )。 典型系统如SkyTerra和TerreStar 。 天地一体化集成系统-Integrated MSS的典型架构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大口径多波束天线技术; 波束调零与负载动态平衡技术; 星上接入与交换技术; 波束标校技术。 天地一体化融合-通信载荷关键技术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一体化融合—一体化空口关键技术—分数频率复用技术 每个波束分为两部分; 每帧分为2*N个时段。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一体化融合—一体化空口关键技术—波束间协作通信 覆盖区分为三部分; 每帧分为3*N个时段; 频谱分为三部分。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一体化融合—垂直切换技术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根据ITU无线电规则,一个频段内可有多个系统和业务,实现频率共用; 空间业务和地面业务的同频段共用; 同步卫星和非同步卫星的同频划分; 空间站发射和空间站接收的同频反向使用 。 目前,国际各大卫星移动通信公司基本已将可用频谱资源占尽; 各大卫星移动运营商实现对频谱资源的高效使用,比如在1626.5-1660.5/1525-1559 MHz频段,Inmarsat、Thuraya等多个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多边磋商实现了频率共用。    天地多维资源的共用性研究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静止轨道面上已分布300多颗卫星,卫星共轨(位)技术,是提高静止轨道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需解决轨道上多颗卫星的频率隔离、空间隔离和极化隔离等问题,保证共位系统间不干扰、空间不碰撞、不遮挡。 多星共位主要技术 共位卫星轨道隔离技术 多星共位星群轨道保持技术 共位卫星相对轨道控制技术 多星共位星群的测定轨技术 共位星群间的电磁干扰技术 天地多维资源的共用性研究—多星共位技术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多维资源的共用性研究-频率共用性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天地多维资源的共用性研究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他的研究热点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谢 谢! 总装批复 总装批复 二、宽带卫星通信终端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三、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四、卫星移动通信终端 五、卫星移动通信研究热点 中星16卫星通信地面应用系统主要为个人用户和企业集团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并可支持传统的话音业务和线路租用业务;系统同时还可为机动用户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支持特殊场景下的应急通信;另外系统还可用于环境信息采集和减灾防灾信息分发。 1、系统应用背景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3)企业应用:集团用户或虚拟运营商利用卫星网络组建虚拟私有网络,并具有相应管理权限; (2)应急应用:作为地面网络的备份,为特定用户点对点通信提供保证性带宽; (1)个人应用:终端用户通过卫星网络接入互联网;用户可以局域网形式共享带宽; (4)行业应用:新闻采访、数据采集应用 2、系统应用场景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2、系统应用场景 一、中星16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