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讲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师德修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1)良好的师德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人品质的发展 (2)良好的师德能够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良好的师德能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4)良好的师德可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 3.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方法 * 一个年轻教师的“成功”心得 执教刚满10个年头,却已发表论著百万字,获得多项市级科研最高奖,并卓有成效地将其运用于课堂; 所在的学校生源并不出众,但他所带的班级与教研组却成为了市、区的先进集体; 刚满30岁就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33岁时更幸运地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赴北戴河疗养。 * 科研“充电”:好教师首先应是好学生 那是令陈寅至今难忘的一堂课。   1997年,正值学校师资队伍青黄不接之时,工作才一年的陈寅被要求“试教”高三年级的一堂化学课。第一次站上高三讲台的他不敢懈怠,认真作了准备。课快上完时,全班男同学突然集体鼓掌喝起倒彩来。看着那一双双嘲弄的眼睛,陈寅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凉水。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教室的,一整天就像失了魂一样,感觉特别失败。”那一晚他失眠了。凌晨2点,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起床继续备课,并且在第二天一早赶到学校,要求当时的副校长、“师傅”陆一鸣再让他上一堂课。   第二天的课获得了成功,但陈寅却并没有因此感觉欣喜,因为为了充实这堂课,他将两节课的内容合并成了一节,“上得好并不是因为我有实力,而是我用了违反教育规律的方法唬住了学生。”从失败到成功,短短两天让陈寅经历了教师生涯的第一次心灵振荡:三尺讲台虽无风浪,要站稳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 那段时间陈寅一节不落地听了“师傅”所有的课,而且只要区里有优秀教师上公开课,不论哪门学科,他都去听。同为继光中学教师的妻子记得,那时每天晚上陈寅都会逼着自己做上50道化学题,不做完就不睡觉,一年下来他足足做了一万多道题。   可这还不能让陈寅感觉“解渴”,相反他更觉得要学的太多,不知从何下手。“要做学生成长的催化剂,自己首先应该充满着能量,要做好老师,自己首先应是好学生。”陈寅说,学让他知不足,教让他知困,而研让他知其美。“研究让我开始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这个过程就像在给自己打气,每深入一点,就自然地觉得底气足了一点。” *  激发陈寅能量的“导火索”来自2000年他申报的市级课题《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完成课题后,他突发奇想,开始着手编写一本适宜教师和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手册,作为课题的附件。谁知这一写一发不可收,靠着1500元的课题经费,陈寅“泡”了两年图书馆,查阅了500多本专著,最终拿出了36万字的《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指导手册》。   拿到指导手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老研究员施其康感慨:“小陈完成课题后,又用了超出课题4倍的时间完成指导手册,太不容易了!”国内有关专家也称赞“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专著”。 * 教学“还原”:是智育更是心育 ? 在同事眼里,陈寅上课路子“怪”,天文地理样样来。   在学生看来,陈老师的课故事多,上课像“说书”,听他的课从不会打瞌睡。   而陈寅却认为自己是在“还原”教学,因为“上课是智育更是心育”。 “任何学科教学都应具有教育性,有教育性的教学就赋予知识以意义、以灵魂”。陈寅认识到,学科中本身蕴涵着丰富教育资源,关键是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教材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衔接。“我的教育对象就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化学反应炉’,在教育上,教师就要起到净化、助燃的作用。”    * 2003年,某地出现“注水肉”事件,陈寅及时搜集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卡拉胶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学生获知后无不痛斥黑心商贩的损人利己行为,生命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心头。 2004年的“硫磺蜜饯”事件,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6年的“SKⅡ化妆品”事件,每当有化学污染给人类或环境造成破坏,陈寅总要给学生指出污染事件背后的原因。“因为了解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比掌握一个知识点更重要。”陈寅说。 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渐渐提高了运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今,学生大多能做到:进超市买东西自觉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洗衣服选用无磷洗涤剂,生活中尽量多走路少坐出租车以减少车辆带来的污染。陈寅把这叫做“曲线渗透”。   *   但是妻子知道,课堂上的旁征博引靠的是他数倍于他人的努力付出。到过陈寅家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书房中那摆满一面墙且高及屋顶的巨大书橱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