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判断他溺水 如何判断他溺水?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如何判断他溺水? 5.头髮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提醒家长,有时孩童溺水因为体力不如大人,并不会像电视剧或电影演出般的疯狂拍打水面或挣扎,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发愣,其实已经溺水,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经呛水到半失去意识,这时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请求协助。如果没有尽快察觉孩子的不对劲,一切恐怕就为时已晚。 溺水的急救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溺水的急救: 方法二: 若没有救护器材,会游泳者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1.当发现有人溺水,你该怎么办? A.下水救助 B.放手不管C.把竹竿抛给溺水者,电话报警 2.不小心腿抽筋了,怎么办? A.大声呼救 B.用力蹬水 C.使劲胡乱向岸上游 3.将溺水者救上岸应怎么办? A.捉住腿将人倒放B.使劲摇晃C.按压胸部或人工呼吸 (C) (A) (C) 游泳要严格遵守“五个禁止” 1、禁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 2、禁止孩子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禁止孩子在无监护人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水游泳。 4、禁止孩子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池塘水库游泳。 5、禁止孩子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绝不擅自到水库、溪河、池塘、水沟等危险地方玩耍。 我宣誓: A、绝不私自下水游泳。 B、绝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C、绝不在无监护人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水游泳。 D、 绝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池塘水库游泳。 E、绝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绝不擅自到水库、溪河、池塘、水沟等危险地方玩耍。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请珍爱生命!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 亲人悲痛欲绝,欲哭无泪 因溺水发生惨剧后的死者家人 拉网打捞失水儿童 打捞现场,谁最揪心??? 现场急救 溺水身亡,瞬间生命消失 打捞现场 不听劝告,又奈何之?! 永远的遗憾 除了伤心和无奈,还能--- --- 据悉,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数以万计,而溺水者中大多是未成年人。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溺水已明显超过交通事故,成为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儿童溺水事件又绝大部分发生在夏季(约占全年的八成),因而在当下这个季节,加强溺水事件的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溺水在所有意外伤害死因中所占的比重,6年来持续保持在一半以上的水平,趋势有增无减。(柱图) 案例一:河滩玩耍差点酿险情 2012年6月21日,某中学组织师生前往该市近郊河滩进行野炊活动。临近中午,野炊活动结束,带队老师组织学生结对回校。该校初一学生黄某等三名学生结伴留在回校的队伍最后,并准备离队偷偷去附近的河里嬉水。此时,该校的两名高一学生恰好途径此地,及时加以劝阻,并将她们送回学校。事后,据村民反映:该河表面平静,但深浅处相差甚大,河床最深处的水深达4-5米。3名学生不知险情,如果下水,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事例告诫我们: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擅自离队,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泊中游泳,不要到毫无安全防护设施的水边玩耍;如有人在水边玩耍,要及时加以劝阻。 案例二:私游水库 断送性命 2012年7月8日上午放学后,广东省某镇初一年级的于某、陈某、顾某3名学生骑自行车回家,途径水库时,因为天气炎热,便下水游泳。陈某和顾某脱掉衣服先下水,于某脱衣服慢一些,等他下水时已经看不见陈某和顾某了。于某顿时紧张起来,急忙上岸,呼喊村里大人来施救。等大人赶到,将两人打捞上来,他们已经停止呼吸了。 这一事例中的2名同学私自到无防护设施的水域游泳酿成了惨剧。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游泳一定要有家长或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