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治疗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One of the concerns with using fluconazole is the lack of reliable activity of this antifungal against some non-albicans species, particularly C. glabrata and C. krusei which have been globally increasing (as seen in the red bar) since the 1990s’ * * * So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m early * Tools to diagnose loose on specificity with better sensitivity – not uncommon And then there is always the question whether we deal with a pathogen or bystander * * Finally. the EORTC- IFICG and the MSG (NSAID) have developed a scheme to help integrate this information and assign a diagnosis with a reasonable degree of certainty. Hence. an empirical treatment strategy is essentially therapy initiated for possible invasive aspergillosis whereas pre-emptive therapy is employed to manage probable disease. * * * * * * * * * * * 根据两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对1295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粘膜/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研究结果所做出的预测显示:治愈率与给药剂量/MIC的比值呈正相关。根据这些数据可预期,即便对氟康唑呈S-DD的菌株仍可通过增加药物剂量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00/400/800mg组的临床预期有效率分别为68%/72%/86%。 参考文献: 8. Pfaller M.A. Clin Microbiology Reviews.2006;435-447. * 汇总三项有关侵入性念珠菌病研究及一项有关粘膜感染研究的结果显示:给药剂量与MIC的比值越大,临床治愈率越高; 当给药剂量与MIC的比值大于50时,氟康唑治疗粘膜/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愈率可达86%以上,而剂量/MIC的比值小于6.25时,治愈率大大降低,仅有55%。 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e) 参考文献: 8. Pfaller M.A. Clin Microbiology Reviews,2006:435-447 * * * 由于念珠菌感染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早期治疗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对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157例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开始抗真菌治疗的时间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自首次阳性血培养的血标本采集后开始计时,12小时内即给予抗真菌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仅为11.1%;12小时后才开始抗真菌治疗,患者的平均死亡率高达33.1%(P=0.169)。 参考文献: 4. Morrell M et a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3640-3645. * 第四是因为早期使用氟康唑?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自2002年1月到2005年1月,美国4所医学中心参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30例念珠菌血症患者开始氟康唑治疗的时间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自首次阳性血培养后开始计时,采集血培养当天开始使用氟康唑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仅为15.4%;随治疗时间的延迟,患者的死亡率也显著增加;采集血培养后超过3天开始使用氟康唑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则高达41.4%。 参考文献: 12. Kevin W.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6; 43:25–31. * 一项1998-2000年,美国康涅狄格地区与巴尔的摩地区念珠菌感染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指南推荐抗真菌药物治疗念珠菌血症时,疗程为自首次血培养阳性后至少继续治疗7天以上的病例组粗计死亡率较对照组更低,分别为34%vs54%,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