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

浅谈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作者简介:王 杰(1970-),男,1992 年毕业于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 院工民建专业,工程师,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宏远公司 摘 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形成原因及温度应力 的影响,介绍了温度的控制及防止裂缝的措施,论述了 混凝土早期养护的必要性, 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早期养护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 的裂缝较为普遍,尽管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然时有出 现。究其原因,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 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 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 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常遇到的 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因此,文中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 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1 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 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 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 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 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 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 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 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 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 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 1/10 左右, 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 ×104,长期加荷时 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1.2~2.0) ×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 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 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 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 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 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 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 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 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他外荷 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 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 自 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 30 d 。这个阶段的 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 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 应力。2) 中期: 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 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 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 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 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 自生应力:边界上 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 的, 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 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 内部温度高,在表 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 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 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 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 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有: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 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 量;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 温度;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 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 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 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 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地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 大起伏;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