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教 家训 家风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家庭都是重要的因素。自古以来,家庭教育一直倍受重视。检视历代专家学者,大贤大哲,可以讲无一没有浓郁深厚的家庭教育背景。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其表现方式相对而言,少时可称家教,长时可称家训,润染至子孙、族群可称家风。
家教一般是对孩提、少年时期,性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基本规范的引导,打下良好的学习、做人、做事的基础。《颜氏家训》讲“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因此,家教是奠基之教,从小筑牢学习和人生的根基。观古今家教的特点,重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启蒙。古代多是从“三百千千弟”开始。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以此培养幼年、少年时期的学习性趣和基本功底,有条件的家庭父母亲授。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三、四岁即接受启蒙教育,每天须认五个字。在其父亲湖南名士黎松安的严厉督促下,十一岁即读完了“十三经”。黎锦熙与其七个弟弟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领域里,各自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和相当大的贡献,被时人誉为“黎门八骏”,中有音乐家老上海名曲“夜来香”的作者黎锦晖。二是养成行为规范。童、幼时期,极早地传授传统文化的孝悌节俭,知书达礼、勤奋好学的规范,这就是家庭教养、素质养成。《三字经》中所说的“昔孟母,择邻处”,三迁其居,即为孟轲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传颂千年的岳母刺字,更是以良苦用心规范子女道义行为的典范。再如民国时期,儿童少年接受的基本教育,亦有严格的训练。入学之后,要记住起码上面三代尊长的名字,否则,就是孝行有缺,甚至以后求职都受影响。三是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为人父母不仅要在知识文化上对子女予以言传,还要在行为规范上予以身教。这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够做到的。如果在近代讲家庭、家族的兴旺,恐怕无过于湖南湘乡的曾国藩一族。其祖父曾玉屏虽身世不显,亦无大成,然其给子孙作的一幅对联却对曾氏家族影响深远。古训有耕读之家、书香门第之说,其联云:敬祖宗一柱清香,毕恭毕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曾国藩即便做了两江总督,其夫人、儿女、儿媳仍坚持纺纱织布、打浆做鞋。此种节俭、勤劳,自古以来,有几个家庭能够做到?后来数辈代际传递,曾氏家族耀眼夺目,其来有自。近日报载著名电影导演、演员姜文教子之事,姜文对两个六岁、四岁的儿子颇不满意,所谓“娇养无义儿”,大导演也真有胆识,暂时放弃自己事业,独自带着两个儿子,跑到新疆的阿克苏,带着他们跑步、和孩子一起吃糙米饭、手抓羊肉,父子仨一起洗衣服。父亲的榜样作用,数月之后,大见成效,两个儿子改变很多。
家训,是针对家庭及家族的群体。年龄渐长,就要明白事理,家训就成了圭臬。观中华历代有文化背景的家庭,无论是成书、成篇、成句,无不有家训的规范。家训的教导已经不是“家教”的小儿科,而更多的是砥砺志向、做人规范、行事准则、利害机宜、勤俭朴实、和睦和谐、道德情操等等。如果儿时家教是“扎根”,成人之后家教就是“树干”。历史上最早有影响的家训,当数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仅惠及子孙,而且成为千古文化人的共同追求。被誉为家训鼻祖的南北朝及隋代的颜之推所作的《颜氏家训》,皇皇二十篇,从伦理、劝学、精进、体健、情操等各个方面对其子孙训育备至。此后历代名儒名臣延祚家脉,皆有训辞,汇成传统家训的洋洋大观。至晚清时期一代文治武功的曾国藩,对其子女连篇累牍、目不暇接的家书,更是将家庭的规训推到了极致。大翻译家傅雷给其留学海外的钢琴家傅聪写的家书,自称是给儿子“做面忠实的镜子”。著名作家、傅雷的契友楼适夷在为《傅雷家书》作的序中说其对孩子的教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读《傅雷家书》那种爱子、砺子的浓郁不化的亲情令人感动。
家风是针对家庭气脉的传承及风气、风尚的继承和光大。中国家庭特别崇尚承上启下,光前裕后。欧洲人讲历三代可产生贵族,中国人讲诗书传家,历三代可为望族。前面所讲,如果家教是“扎根”,家训是“树干”,那么家风就是“造林”。家风是代际绵延,让家训发扬光大,形成家脉,铸就家运、使子孙后代蔚成风气。家风的内涵,是一个家族价值观的秉承,人生观的延续,伦理观的宏扬,事业观的引领。纵观历史上有三代以上传承的家庭或家族,大到国家责任、民族兴亡,中到家道恢宏,才当大任,小到居家处世,言行举止,无不浸润着文化的血脉、家规的崇高和品德的风尚。试举几例:陆游送其次子陆子龙赴任作诗曰:“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这是陆游劝子以国家、民生为己任,廉洁为官,大有放翁“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愧亦无惊”的夫子自道。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规训长子曾纪瑞:“科名勋业、道德文章、货利声色皆是浮云之过太虚。”此是讲的人生之境界。如果联想到其兄国藩劝其之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