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训俭示康.ppt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句说历代君主治国的经验教训是: 因勤俭而成功,因奢侈而破败。 (唐代李商隐《咏史》)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说,潜心努力来提高自己,用俭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做不到恬静寡欲就无法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潜心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诫子书》) 司马光(1019~1083)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第二年退居洛阳,花费15年时间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全书共294四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于各种正史、野史、传状、文集等200余种,经过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有《司马文正公集》。 本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教诲他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训: 训诫。俭: 节俭。示:给……看。 要求司马康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并教诲子孙崇尚节俭。 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为什么不单刀直入,而是从自己的几件事例写起?这一段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头讲述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突出了自己的“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特点,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 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以俭素为美”才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 第一段:提出中心——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 乃以俭相诟病,引出对近岁奢靡之风的批判。 第二段:将先公待客与近岁风俗加以对照,慨叹“风俗颓弊”。 作者分几层来论述的? 分三层 总说今年社会上豪奢风气 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 近日社会风气的奢靡败坏情况 对 比 第三段:引述、赞扬古人崇尚节俭的言行。 举了几个事例?各自说明了什么? 三个 1.以李沆为例,讲节俭的好处。 2.以鲁公为例,说节俭可得朝廷信任。 3.以张文节为例,说节俭可保持家人生活如常。 第四段:援引御孙语,从道理上阐明俭、侈的不同结果。 俭,德之共 侈,恶之大 有德者皆由俭来 俭则寡欲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俭,德之共 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居官必贿 居乡必盗 侈,恶之大 引用 阐发道理 导致结果 结论 此段是怎样的结构? (总分) 第五段:列举正考父等人的事例,证明上段。 古之人因俭得到的结果 古近名人因豪侈得到的后果 举以上各例的目的及希望 此段可分为几层?请概括。 三层 (达人、忠) 小器、出亡 倾家、死 穷困 训汝 训汝子孙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同是达人君子又有崇俭、贵侈之分,角度不一。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面范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是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的后果问题;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问题,鲁参政为饮食问题,张文节则是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故而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文章列举大量事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讲究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谆谆教导子孙后代要崇尚节俭朴素的良好习俗,深刻分析了奢侈与节俭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节俭是人的美德,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上严于律己,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造成以俭素为荣、以奢靡为耻的社会风尚。 文中所讲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东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音乐短章.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前赤壁赋.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声声慢.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声声慢2.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声声慢3.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声声慢4.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密室的生活——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寿阳曲·远浦帆归.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山坡羊·潼关怀古.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谏太宗十思疏.ppt
- 华东师大版高中二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1.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1.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ppt
- 华师大版高中三年级(试验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