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感 1949年3月28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合肥瑶岗村,麾师百万,在瑶岗村运筹帷幄,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第三野战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同年6月2日结束。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 合肥市决定在瑶岗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上建设渡江战役纪念馆。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最终将纪念馆选址定于当年渡江战役前的训练地——巢湖之滨。4月20日,这一天也正是渡江战役打响的日子,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选择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试开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论体系概论》实践课,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前往参观。纪念馆占地22万平方米,成半岛状。纪念馆主体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屹立在巢湖之滨。整个纪念馆就建筑结构来说,犹如一首叙事诗。春风吹拂,湖水波光粼粼,仿佛在向观众讲述着渡江战役的故事。 馆外是从领导人——五前委群雕为起点,胜利之师雕塑、解放广场、铁石铺成的金沙滩、胜利广场、90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依次展开。五位总指挥塑像用硅胶制成,逼真地展示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人物栩栩如生、英姿飒爽;胜利塔巍峨高耸,与开阔的巢湖水景交相辉映,气势恢宏。更好地体现纪念馆的主题,增强感染力。 纪念馆前,是两个巨大的水池,让这“两艘战舰”,完全置入水中。 进入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镇馆之宝——《胜利之师》浮雕。该浮雕整体高8米、局部高12米、宽4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浮雕。浮雕的内容有占领总统府、渡江战役、毛主席诗词等,大气磅礴,蔚为壮观。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 。 纪念馆内收藏着有上千件征集来的与渡江战役相关的文物。 其中不仅包括史料图片,还包括大量的战时物件,如像陈毅用过的办公桌椅、开国少将用过的两支手枪、有关渡江战役战略决策、作战准备、战役过程、战役胜利等各方面的文电、图片、武器装备等,如电报、信函、领导人手稿、照片、勋章、旗帜、战斗歌曲、作战地图、枪弹、望远镜、船只、电话机、发报机等等;还有一些与战役有关的物品,如小车、船只、担架、奖状、证书、公文包、小木箱、渡江证、船工证、扁担、皮带等等,大量展品翔实地重现渡江战役的史实。让每一位观众亲身感受渡江战役的全过程、领略英雄们的赫赫功勋。 纪念馆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让展示更加生动。如长近50米的半景画,声光电效果展现横渡长江惊心动魄的场面;设立在渡江战役馆西北角位置的4D体验厅带给观众一道别样的观光风观—— 利用声、光、电以及投影技术,营造出了战时气氛,一次可让100多位观众同时站在木船上,在4D效果下,仿佛漂行于江中,四周枪林弹雨......身临其境,切身体验到渡江时的艰难险阻。  合肥的渡江纪念馆开馆不到一个月,参观者络绎不绝。这里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学习了解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参观回来的路上,不禁想起住在我们小区里的一位名人—— 马毛姐。她系安徽省无为县马家坝村人。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她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大军渡江。渡江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授予马毛姐“渡江特等英雄”称号,记一等功,她划的那条船还被誉为“渡江第一船”。曾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和表扬。她当时也就是十四、五岁,没有文化,所以主席勉励她要学习文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就是毛泽东主席为她写的。现在她头上光环不少,但是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很知足了!”到底是老革命啊!, 12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王有民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