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结构吊装工程;概 述
1、结构吊装:将装配式结构的各构件用起重设备安装到设计位置上。
2、施工特点:
①受预制构件的类型和质量影响大。构件类型多少,影响排放场地及施工进度;构件质量(强度、外型尺寸、埋件位置)影响进度和质量。
②机械选择最关键。取决于安装参数;决定了吊装方法与工期。
③构件受力变化多。运输、起吊产生附加应力,需正确选择吊点;有时需验算强度、稳定性,并采取相应措施。
④高空作业,易发生事故。故需加强安全措施。;第一节 起 重 安 装 机 械;木独脚拔杆;人字拔杆;牵缆式拔杆;;二、自行杆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的构造组成;2、汽车式:起重机构装在汽车底盘上。;3、轮胎式:
专门设计的,专用轮胎和特制底盘。;R;W1-100起重机性能曲线
1-臂长23m时的起重高度曲线;
2-臂长23m时的起重量曲线;
3-臂长13m时的起重高度曲线;
4-臂长13m时的起重量曲线;(三)稳定性验算;三、塔式起重机;2、特点:
优点——服务空间大(工作半径大,起重臂长50~60m,吊钩高度达180m);效率高
(起重量大,国产达20t、速度快,100m/min);现场布置灵活;司机视野好,使用安全。
缺点——安装、拆卸及转场困难;3、类型:
按有无行走机构分——固定式、自行式(轨道、轮胎);
按回转部位分——上回转、下回转;
按变幅方法分——动臂变幅、小车变幅;
按升高方式分——内爬式、附着式;
按起重能力分——轻型0.5~5t、中型5~15t、重型15~40t。
4、性能参数:
主要是——起重量Q、起重高度H、回转半径(工作幅度)R、起重力矩M。;5、几种塔吊;QT16外形与起重特性;QT60/80外形结构与起重特性;自升塔;(2)爬升式:
安装于建筑物内(电梯井、框架梁…),利用套架、托梁随建筑物升高而爬升。自带爬升系统,二层一爬。
爬升过程:固定下支座→提升套架→固定套架→下支座脱空→提升塔身→固定下支座。
特点:起升高度大(受卷扬机容绳量限制);控制范围大,占用场地小;拆除时较困难。;爬塔爬升过程示意图;(3)附着式;QT4-10型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自升过程;6、塔吊的安装:;自升塔安装的???骤(未包括塔身中间节);;桅杆式起重机:常用于吊装较密集处;
履带式起重机:常用于单层工业厂房吊装;
汽车式起重机:常用于装卸作业或安装高度较低的构件;
轮胎式起重机:常用于一般工业厂房结构吊装(辅助);
塔式起重机:常见于高层建筑的吊装作业。;第二节 索具设备;卷扬机安装要求:;(b)水平锚固法;二、滑轮组(省力、改变方向);三、钢丝绳;式中:P——绳破断拉力,
R——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α——受力不均匀系数(6×19+1--0.85,6×37+1--0.82,6×61+1--0.8),
K——安全系数(缆风钢丝绳K=3.5;起重钢丝绳K=5~6;捆绑吊索K= 8~10)
3、使用注意
定期检查;定期加油;达到报废标准必须报废。;四、横吊梁(铁扁担);第三节 单层厂房结构吊装;;一、吊装前的准备;3、构件弹线和编号
(为吊装、对位、校正的依据)
弹:安装中心线、准线(柱五线,屋架三线,吊车梁二线);
按图在统一位置编号,并注明位置方向。;4、杯基准备;5、构件运输与堆放;普通柱的堆放方法;普通梁、板的堆放方法;6、机具的准备:
吊装机具;
焊接机具;
竹梯、挂梯;
钢、木楔及垫片等。;二、构件吊装工艺;2)绑扎方法——
斜吊绑扎法:柱的抗弯强度足,不需翻身,起重高度小,起吊后对位困难;
直吊绑扎法:柱的抗弯强度不足,翻身后用铁扁担起吊,易对位,但吊索长,起重高度大。;斜吊法绑扎示例;柱的直吊绑扎法;直吊法绑扎示例;工字形柱绑扎点加固;2、起吊:单机吊装1)旋转法:;2)滑行法;旋转法与滑行法的特点;双机吊装—1)双机抬吊滑行法;双机先同时提升吊钩;
柱子距地m+0.3米后,同时向杯口旋转,再落钩插入杯口。;3、柱子对位与临时固定:;4、校正:;头部摩擦板;丝杠千斤顶构造;注意:
先校偏差大的面;
楔可松不可拔出;
柱高10米时考虑阳光照射温差影响。
垂直度允许偏差:;5、最后固定:
1)校正后立即进行;
2)清理湿润,柱脚下空隙大者先灌一层砂浆;
3)分两次灌细石混凝土
第一次至楔下,达25%强度后拔楔灌第而二次;
4)第二次灌的混凝土达75%强度后方可安上部构件。;(二)吊车梁安装;;仪器放线法校正吊车梁的平面位置;拉钢丝法(通线法)校正吊车梁的平面位置;吊车梁垂直度校正;(三)屋架吊装;木垛;屋架扶直;2、屋架的绑扎:(按设计要求位置)一般情况——
1)位置:
上弦靠近端部结点或其附近,两头对称。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