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上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晚号迂叟,山西夏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后人称司马温公.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 《训俭示康》 训:教诲,教导 俭:节俭 示:给……看 司马康,司马光的儿子,字公休,从小严谨、聪明,博通古书,曾任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 小结 说明自己以俭素为美,批评世人以奢靡为荣的歪风。 先说自己清贫家风,再说自己天性不喜奢靡。举三个例子证实:    童年怕穿戴金银华美之服    进士宴不肯戴花    平时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再以两个对比:自己与众人,古人与今人,引孔子之言驳斥对方,批评今人以俭相诟病的怪现象。 小结 回忆父亲招待客人的情况,指出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居位者不能助长此风    父辈待客:会数而礼勤,物薄而                              情厚。酒、果、肴    近日士大夫待客:数月营聚,然  后敢发书。 慨叹:风俗颓弊如是,自警及诫子“不 能禁,忍助之乎”。 第三段:引述、赞扬古人崇尚节俭的言行。 小结 列举前代贤相为例,赞扬他们崇尚节俭、深谋远虑的可贵品德。 小结  引御孙的话,详加阐述,从理论上说明俭与侈的不同后果及原因。 第五段:列举正考父等人的事例,证明上段。 小结  通过古今众多实例,证明前段“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理论,归纳出“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规律,告诫而比不仅要自己节俭,还要教育子孙,继承好的家风。 讨论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通过清白家风、自身俭素、孔子名言三层铺垫,于第一层末了举出古人崇俭与今人尚侈相对照,表明了自身崇俭鄙侈的态度,中心论点便寄寓其中。此外,本文标题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俭”。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为什么读起来不觉累赘? 思考  司马光作为一国之相,以父亲的身份,现身说法对儿子进行节俭教育。 有同学说,现在生产力发展了,物质生产极其丰富,再谈节俭过时了。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拓展阅读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篇》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燕,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文化常识 闻喜宴,皇帝赐予新科进士的宴会。因曾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 同年,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汉代以同举考廉为“同年”,廉派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清两代,乡试、会试同时考中者,都称“同年”。 科名,隋代起设科取士,叫作科举。因为取士分等第名次,所以又叫科第、科名。 东市,刑场。汉朝中央政府处决犯人的地方在长安东,所以称东市,以后就滥用东市为刑场的仪称。 1、司马光自身的事例 2、 父亲的事例 (家风) 3、李文靖(居住问题) 鲁宗道(饮食问题) (同朝代同地位) 张文节(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 5、 正考父、季文子 管仲受讥(死后败名) 公叔发、何曾(祸延子孙) (古人) 石崇(此生就败) 寇准(本人和子孙都受害) 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 正面 反面 1、司马光自身的事例 现身说法,引出论点 2、 父亲的事例 突出“风俗颓败”的严重 3、李文靖(居住问题) 鲁宗道(饮食问题) 张文节(待遇不因升官而提高) 5、 正考父、季文子 管仲受讥(死后败名) 公叔发、何曾(祸延子孙) 石崇(此生就败) 寇准(本人和子孙都受害) 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论述观点有不同的作用 正面论 证论点 正反对照总结论点 家世清白,性不喜华靡 众人奢靡,吾心俭素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以俭相诟病 举例论证(吾)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引用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