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贝克斯顿(W.H.Bexton)等人进行。 2.感觉的分类 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两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9L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人们察觉。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例:可乐中加多少糖,口味比现在感觉甜。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万绿丛中一点红 1、知觉的概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 知觉的种类 1. 空间知觉—— 3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黎明与黄昏》 -木雕艺术家艾契尔1938年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的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4) 知觉的理解性 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三、记忆 1、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记忆的内容。 (2)运动记忆 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情景记忆 对个体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活动的记忆 (4)语义记忆 以概念、文字及数字符号为内容的记忆 (5)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1)瞬时记忆 又称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一瞬间就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秒之间。 (2)短时记忆 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记忆内容:7±2组块 137952485393 (3)长时记忆 指从1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按意识的参与程度分类: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 按信息的对象: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例如:讲故事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个体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例如:开车。 记忆的过程 (1)识记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分为: 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要努力 有意识记:需要通过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分为: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保持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叫做回忆。 (4)遗忘 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保持或提取时失败。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们不可能全部记住,遗忘也是对我们大脑的保护,避免其被大量无用信息占用。我们尽力去记住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但由于时间以及其他信息的干扰,遗忘还是不可避免。 遗忘的原因 衰退论: 用进废退 干扰论:“第一印象”“最后印象” 压抑论:“防御机制” 遗忘的影响因素: 1、时间 2、识记材料的性质: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较慢;熟练的动作、运动的或形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比较长 3、识记材料的数量:一次识记材料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也越多。 4、识记程度:学习程度达到刚刚背诵时效果最差,过度学习了的材料保持最好。 5、材料的系列顺序:一般是材料的首尾容易保持,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6、识记者的因素: 对人们意义不大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容易遗忘。 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快慢 记忆的持久性:保持时间长短 记忆的准确性:回忆与记忆内容的吻合程度 记忆的准备性:快速提取 四、思维 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分类 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教社新编日语(重排本)第2册 PPT课件 unit 8.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基础知识梳理.pdf VIP
- PLC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模拟.doc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质检员岗位)培训考试【试卷B】.docx
- 工程经济学第4版于立君课后参考答案.docx VIP
- 《短视频与直播电商》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初中心理健康 与压力共舞 课件 (共20张PPT).pptx VIP
- DG_TJ08-40-2010:地基处理技术规范.pdf VIP
- 通桥(2021)5402-05客货共线铁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单孔 孔径:3.0m.pdf
- 古代汉语-自考00536.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