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二谢”和李白文化比较.doc

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二谢”和李白文化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二谢”和李白文化比较 第25卷第2期 2006年4月 江汉大学(人文科学版) JournalofJiangh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s) Vo1.25No.2 Apr.,2006 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 —— 二谢和李白文化比较 何念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二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他们的山水诗尚处于主体对客体观照品鉴的层面.总体说来, 他们的山水诗是一幅幅写实的静态图画,风貌较为单一;李白的山水诗倾注着主体的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亲拥的产 物,涂抹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展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无论那种风貌,都是李白自我的展现,自然被主体化了, 这就是李白我化自然的山水诗,也是李白时中国山水诗的新贡献. 关键词:李白;谢灵运;谢胱;品鉴山水;我化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2(2006)02.0050-05 将二谢和李白进行比较,不仅因为李白对 二谢的敬仰,更因为山水诗的因缘.说文化比较 也许将范围扩大了些,但从文化符号的角度看,从在 山水诗领域的代表性(特别是从山水诗的发展历 程)而言,确实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李白在《古风?大雅久不作》59首的第一首诗 中,虽然有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之说,但这并 非意味着他对建安以来所有诗人的全盘否定,相反, 他对魏晋以来的许多作家持肯定态度,如对二 谢,尤其是对小谢称赞备至.在李白的诗文中 多次提到谢灵运,称颂其风仪与诗歌,如:顿惊谢 康乐…岩开谢康乐偏宜谢客才谢客临海峤 朝吟谢公诗等等,(均见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下凡举李白诗均同).据谢宇衡《李白一生低首谢 宣城衍述》一文所称,谢灵运出现在李白诗文中达 25次之多(见《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 而对谢腓之诗,李白更是无比欣赏,时时吟咏讽诵: 我吟谢眺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解道澄江静 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 谢又清发诺谓楚人重,诗传谢胱清……类似之 例,在李白诗中举不胜举.据谢宇衡同文所载,李 白诗直接涉及谢胱者凡十五处.因此,清代诗人 王士稹咏道: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白糸宁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论诗绝句》) 一 生低首谢宣城,绝非虚言.总之,以李白绝代 旷世之才,而对二谢的歌咏称颂不断,诚可谓一 往情深,这其中自有多方缘由(如李白与二谢在 思想个性,人生经历,际遇等方面颇多类似之处), 而共同的对山水大自然的喜爱,并以山水自然作为 诗歌的表现对象,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 文仅从中国山水诗的角度,对二谢和李白之作进 行比较. 一 ,山水诗与二谢 在中国诗歌史上,谈到二谢,人们会自然地 想到他们的山水诗,二谢已成为山水诗歌的代 称,或者说是山水诗的文化符号.在此,我们有必要 简说一下唐代以前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程. 山水(包括其它自然景物)作为诗歌表现的内 涵,应当说在《诗经》《楚辞》已经出现,如《诗经》中 《秦风?蒹葭》《小雅-采薇》,《楚辞》中《湘夫人》 《山鬼》诸篇.然而在这些作品中,山水自然景物只 是作为抒情主体的陪衬或背景,创造某种氛围,作为 抒情言志的烘托,它们根本不是文本主要的表现对 象,往往只是片言只语,构不成完整的文学形象,这 种情形一直到西晋以前没有根本的改观.被人称赞 的曹操的《观沧海》,只是其《步出夏门行》中的一 解,即使不算前面的《艳辞》,也只是全诗的四分之 收稿日期:2006一O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李白文化现象研究(03BZW028) 作者简介:何念龙(1943一).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 研究. ? 50? 2006年第2期何念龙: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 一 ,严格地说不算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据今人研究, 西晋陆机的《泰山吟》可以算山水诗的滥觞之作,在 这首诗中,泰山成为作品中歌吟的主要对象,表现出 抒情主体以自然为依托的审美情绪;而左思在《招 隐诗二首》中宣言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优 雅之声,体现出文人对山水自然美的觉醒意识,标志 着文人们开始自觉地在山水中寻觅乐趣,寄托情志; 乐山乐水也渐渐开始成为文人习尚.东晋初期的庾 阐,则有近1O首山水诗之作,可称山水诗的早期作 者.(参见丁成泉《中国山水诗史》第一章)然而总 体来看,无论从数量而言还是从其成熟性考察,魏晋 时期只能看作中国山水诗的酝酿发端期. 中国的山水诗,要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则需 一 位能开创新局的奠基巨匠,而处于晋宋易代之际 的谢灵运可谓应运而生了.谢灵运以其特殊的身世 经历,素养品性,恣情山水,见诸歌咏,创作了大量的 山水诗,并以其突出的艺术表现力,使山水诗在中国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