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電腦(計算機)科技簡介 Lecturer 許明宗 前言 近年來由於資訊軟硬體產業的快速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因此形成了一個資訊的時代。 本章將對這些資訊應用所需的軟、硬體設備的發展歷史、用途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加介紹。 大綱 1 電腦特性 2 電腦技術的演進與未來發展方向 3 電腦的種類與組成 4 數字系統:資料表示法 5 文字資料表示法 6 中央處理器(CPU) 7 記憶體(Memory) 8 電腦結構的最新設計 1 電腦特性 優點: 計算速度快 儲存能力強 可靠度高 具備通訊能力 問題 健康問題 容錯能力 著作權爭議 網路言論 跨國犯罪 環保議題 2 電腦技術的演進與未來發展方向 2.1 電腦的誕生 2.2 電腦的演進歷史 2.3 未來的電腦(第五代電腦) 2.4 電腦的未來趨勢 2.1 電腦的誕生 2.1 電腦的誕生 (cont’d) 2.1 電腦的誕生 (cont’d) 計算工具 『算盤』,1300 加法器:法國數學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 ,1642 乘法器:德國人萊伯尼茲(Gottfried Leibnitz) ,1672 差分器及分析器:英國數學家巴貝基(Charles Babbage) ,1832 表格運算機器:美國人口調查局的赫羅瑞斯(Herman Hollerith) ,1890 使用繼電器的計算工具 電動計算器: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史提必茲(George Stibitz) ,1937, 繼電式電腦:史提必茲,1940年 Mark I:哈佛大學的愛肯教授(Professor Howard Aiken) 、IBM,1944 2.1 電腦的誕生 (cont’d) 使用真空管的計算工具 1942年,愛特納索夫教授(Professor John V. Atanasoff)及其助理貝瑞(Clifford Berry)完成由45個真空管構成記憶體的數位計算機,為世界上第一部電子數位計算機,命名為 Atanasoff-Berry Computer, ABC。 1946年,毛琦雷教授(Professor J. W. Mauchly) 與他的學生愛克特(J. P. Eckert)以ABC的基礎,設計電子數值積分及計算器(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ENIAC )。 1952年,賓州大學完成了電子離散變數計算機(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Computer, EDVAC)。 1951年,雷明頓蘭得(Remington Rand)公司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業用途電腦,命名為:Universal Automatic Computer, UNIVAC。 使用真空管所設計的機器淘汰了使用繼電器所設計的機器。『真空管』確立了電腦發展歷史的確切地位,被稱為第一代電腦。 2.2 電腦的演進歷史 2.2 電腦的演進歷史 (cont’d) 【IC技術的演進】 2.2 電腦的演進歷史 (cont’d) Moore’s Law “Stuff” (transistors, etc) doubling every 1-2 years 2.3 未來的電腦(第五代電腦) 歷史上曾經出現第五代電腦的說法 1980年,日本曾經提出發展第五代電腦的十年計劃,目標是要設計一個和人類一樣,具有智慧,能夠和人類以自然語言溝通,並具有專家性質,能夠替人們解決問題的電腦或機器人。 人工智慧包含的技術非常廣闊,某些方面確實已經獲得不錯的成果,但有許多方面則有待努力。 使用生物晶片來取代目前的半導體晶片,以便提供更高速度的運算能力。 奈米科技除了可以讓電腦變得更小用,因為奈米所造成的物理性質的改變,也是目前研究的重心。 2.4 電腦的未來趨勢 更快的電腦:製程技術、電腦組織與結構的設計、平行化處理等等。 更小的電腦:製程技術、電腦組織與結構的設計等等。 容量更大的電腦:新技術的研發以及製程技術的改良。 更聰明的電腦:人工智慧(AI) 、資料探勘。 更安全的電腦:病毒(virus)、病蟲(worm) 、駭客(hacker) 。 更大的頻寬:更大的頻寬、更新的網路結構以及更佳的資料壓縮技術。 更方便、舒適的使用環境:人機界面。 3 電腦的種類與組成 3.1 電腦的分類 3.2 個人電腦 3.3 電腦的組成 3.3.1 硬體 3.3.2 軟體 3.1 電腦的分類 一、依用途分類 一般用途電腦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 特殊用途電腦(Special Purpose Computer) 二、依處理資料的類型分類 類比式電腦(Analog Computer) 數位式電腦(Digital Computer) 混合式電腦(Hy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春期性教育男生教案.pptx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完整版)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审查审批表.docx VIP
- 2014款雷克萨斯GX400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介护老人护理.pptx VIP
- 生物安全柜检测.pptx VIP
- HIGEN 海坚FDA7000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pdf
- DB64T 1967-2023 “互联网+城乡供水”数据规范.pdf VIP
- 化工总控工考试化工总控工初级试卷(化工总控工考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