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生产的技术进步-食品与发酵工业.PDFVIP

乙醇生产的技术进步-食品与发酵工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醇生产的技术进步—— 新型酶技术给乙醇生料发酵生产带来的突破 段 钢 许宏贤 孙长平 钱 莹 李艳萍 周红伟 姜锡瑞 OrestoLantero JayShetty (丹尼斯克杰能科,无锡,214035) 摘 要 由于能源价格的增长和乙醇的广泛应用,发酵乙醇日益具有竞争力。文中对发酵法生产乙醇的状况和 技术进行了简单回顾,着重介绍了新型生料水解酶的作用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该项技术的使用和对生产带 来的益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乙醇,生料发酵,生料水解酶,酶,无喷射 由于石油资源的减少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居高不 目前乙醇工厂主要是以谷物及其他的淀粉类粮 下,以谷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产量正在迅速增 食作物为原料,并使用耐热的酶制剂进行蒸煮,从而 长[1,2|。根据美国可再生燃料协会(RFA)的统计,美 将淀粉转化成可发酵糖。杰能科国际生物公司新研 国有87家乙醇工厂,乙醇年产量超过38.5亿加仑,发了一种酶产品,它的应用有望为乙醇的生产带来技 但每年仍以双位数增长。到2012年时,乙醇年产量术进步。 可能会超过预计的80亿加仑。除美国外,亚洲2004 1 传统乙醇的生产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年所生产的燃料乙醇大约是1亿2千万加仑,2008 年的目标是要达到6亿加仑【4J。我国实际的乙醇生 乙醇作为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燃料,是由某些植 产能力在500万t左右,2004年的产量是350万t左物,如玉米、大麦、高粱、黑麦、木薯和甜菜等,在碳的 右,而以淀粉类为原料生产的约为300万t,其余是糖循环过程中所产生的淀粉或糖转化而来。玉米则是 蜜原料乙醇。 其中的主要转化来源,目前主要通过干磨法和湿磨法 乙醇的生产主要有2种途径:发酵法与化学合成 工艺来生产乙醇。典型的干磨工艺,是在粉碎的谷物 法。其中发酵法的产量占乙醇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中加水制成粉浆,加入廿淀粉酶,粉浆在高温下经过蒸 在以淀粉类及糖蜜类为原料的发酵法乙醇生产中,又 以淀粉类原料为主,糖蜜乙醇仅占发酵乙醇总产量的 糖化酶,转化液化后的淀粉成为可发酵性糖,调节并在 15%~18%[3I。 糖化醪中添加酵母发酵葡萄糖成生乙醇和0晓(图1)。 图1 乙醇的传统生产工艺 液化和糖化过程中要求淀粉颗粒在高温下处于 膨胀状态,并逐步被分解成可溶性糊精、低聚糖以及 第一作者:博士,丹能斯克杰能科亚太技术经理。 收稿日期:2006一06一19 可发酵性糖。而淀粉要达到彻底液化必须经过完全 65 !堂箜蔓丝鲞差!塑(璺蔓至垫塑!I 圄盟蕊圈啊塑业塑望垦堕堕塑!型!盟望堕婴I 糊化的过程,这与淀粉在蒸煮锅中蒸煮成为糊化醪相 蒸煮的结果是一部分淀粉被分解成不可发酵性糖和 同。糊化的最大难点是,淀粉颗粒在糊化过程中吸水 其他杂质,从而造成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对于原料 而急速膨胀,使料液的黏度迅速升高,流动性降低,这 的淀粉产乙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可发酵 个过程由于淀粉浆需要加热直到超过淀粉的糊化温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