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课堂操练方法的类型及其理据.doc

定稿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课堂操练方法的类型及其理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定稿: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课堂操练方法的类型及其理据① 娄开阳1、2 吕妍醒2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100083;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00081) [摘 要] 美国明德汉语教学模式的课堂操练方法可分为单纯机械型和引导编码型。单纯机械型操练又包括核心词操练和目标句操练两个小类,其内在心理学理据是“刺激-反应”理论,目的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编码型操练又分为全控制式、半控制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操练三个小类,其内在理据是心理语言学中的言语生成理论。通过教师的提问,达到训练学生的言语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关键词] 明德汉语教学模式 密集强化操练法 课堂操练方法 内在理据 总部设在美国明德大学的暑期中文学校所采用的汉语教学模式被称为“明德汉语教学模式”(下文简称“明德模式”),是汉语短期强化教学的一个典范。该模式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较大,曾有多篇论文介绍和研究(张喜荣、田德新,2004;汝淑媛,2006;张曼荪,2006;王学松,2007等)。明德模式所采用的密集强化操练法是一套相当成熟的课堂教学方法。这套方法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尤其在中低年级的大班课和小班课中,效果更为明显。采用明德模式的诸多美国在华汉语教学项目,如普林斯顿大学北京暑期班(“普北班”、PIB)、哥伦比亚大学北京暑期班(CIB)和哈佛大学北京书院(HBA)等,都会在教师岗前培训时详细介绍这些操练技巧;现任美国明德中文暑校校长的白建华教授也主编了《对外汉语语言点教学150例》(下文简称《150例》)详细论述了操练的步骤和方法。因此,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介绍这一具体的操练技巧,而是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并出基本类型并试图揭示其内在理据,以期对明德模式在国内长期班汉语教学中的移植应用有所借鉴。 我们认为明德模式所使用的课堂操练技巧可分为“单纯机械型”和“引导编码型”两类。该方法在应用到国内长期班汉语教学中的时候,必须根据教学参数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不宜生搬硬套。 课堂操练类型之一:单纯机械型操练 1.1基本操练形态 该类技巧主要在大班课上使用,针对所学的生词和句子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掌握核心词和目标句。其基本操练步骤为: 教师领唱(1遍)→ 学生合唱(2遍)→ 学生轮唱(1遍)→ 学生合唱(2遍) 教师在操练时要求发音准确,反馈及时并注意纠音。根据内容又可分为核心词操练和目标句操练两小类: 1.1.1核心词操练:指操练生词表中的高频词、易错词和难点词。在确定核心词时可考虑: ⑴高频音节汉字和词语:建议参考《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2010年10月19日国家语委、国家教育部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 ⑵留学生容易读错的词语:不同母语、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容易读错的词语等。美国来华项目中的学生母语基本为英语,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⑶本课需要学习的重点词语和难点词语:即本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词语或不容易掌握的难点词语等。 1.1.2目标句操练:目标句指课文中需要记住、练熟的包含重要句型的句子。操练句子的步骤与操练核心词的步骤大致相同,只是需要注意在遇到长句或难句时,应分步进行。以“近年来,中国不但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体育、文化等事务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例: A.首先分别操练“举世瞩目”和“长足进步”等核心词; B.其次,分别操练前半句“中国不但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后半句“而且在体育、文化等事务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C.最后,将上下两句合起来整体练习,以达到掌握“不但……,而且……”句型的最终目的。 1.2单纯机械型操练的基本原理 1.2.1基本理据。该类操练方法的心理学理据是“刺激-反应”理论,通过大量语料的“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达到让学习者识记的目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机械记忆。词语的记忆,从心理学上来说主要是为了建立词语“音”、“形”和“义”三者之间的联系,使之内化,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操练句子的原理与词语类似,均需通过大量的输入和输出,让学生达到尽快记住所学内容的目的。应该说,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足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记住核心词和目标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值得注意的是,单纯机械型操练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训练方法,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是惊人的。以10个学生的大班课为例:学生对语料的输入量是15遍(教师的范读1遍;学生输出的同时对其他同学及其自身亦是输入,14遍);学生对语料的输出量则达到14遍(减去教师的1遍范读)。这还不包括教师在学生轮唱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多次纠音和范读。由此可见,短时间内就可以收到“密集”和“强化”的教学效果。 1.2.2注意事项。教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