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安藤忠雄
简介
1994年在京都竣工的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由安藤忠雄设计,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回廊式绘画庭园方式,忠实地再现名画的造形和色彩的陶板画庭园。这与传统的庭园从根本上有所不同,传统庭园平面构成多,而安藤忠雄强调的不是静而是动线的重叠。实际上陶板名画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个庭院,是个不大的室外展厅,虽然这个展厅由于安藤的巧妙设计,生成了像流水一样有机的观众流线。
全馆回廊式走廊,地上一层、地下两层,有七个水池、大小瀑布四处、大小造园三处。基地呈长方形,短向东侧临街,西侧紧临公园。站在临街的入口处,视线很容易被眼前几道高约一米、引导性极强的混凝土墙给吸引,这些看似阻隔的墙反而引人好奇的想往里一窥究竟。
美术馆设计用材极为简单,淡绿透明玻璃栏杆与坚实的混凝土墙形成虚实对比。他的建筑比较倾向以最低限的材料与形式去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效果。虽然看起来单纯,但实际上则是想要生产出复杂而具有深度的空间。此外,“水”也是这个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有当作展品容器的水池,也有当作展品布幕、制造背景音乐的水瀑,这可说是一座直接运用光,风和水等自然媒介来欣赏东西方绘画艺术作品的室外美术馆。像光、风、水等自然要素,只有当它们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出来,并引入建筑内部时,才具有了意义。片断的自然要素恰可让人小中见大,联想到整个自然界的存在,而建筑本身的主体性却丝毫未受影响。
尽管美术馆被命名为“京都府立陶板名画の庭”,但有别于传统的庭园的平面构成,名画庭园强调空间的立体交错,以墙、梁柱框架和不同标高的平台做空间切割,再通过桥、台阶与坡道的方式串联起来,并利用光、风和水等自然元素对各个空间进行定性定调,然后将展品置入适宜的位置上。因此,我们会看到,有些陶板名画被竖立在水池上,有的被镶嵌在墙上,还有的甚至被平放在水池里,形成一种特殊的景观。将展品本身当作空间设计元素融入展览环境中是本案的很大特点。同时在水和混凝土,动与静,虚与实,安藤找到了日本传统和现代的接入点,这“动与静,虚与实”正是亚洲东方建筑空间的特点,追根究底也就是中国的哲学思想“致虚极,守静笃”,在这个建筑里找到了接入点。
规划分析:
空间体验:
绘画在三维空间的延伸:通过准确的开窗,让参观者观看到画作,仿佛窗外的景色,这时原本平面的画作,顿时产生透视感,透过墙的限定产生空间景框与层次感,画作与观众的视距:巨幅《末日审判》足足有3层楼高,镶嵌在钢质框架并没入地下,其流线清晰的界定了参观者与作品的距离,同时最合适欣赏的距离三条流线相互交错,可以欣赏到画作的三个层次:天界、凡俗与地狱。
《末日审判》
参观流线:
垂直立体的回廊式参观流线。陶版名画庭园的参观流线略为复杂,从与外地平一致的入口进入,循序逐渐向下,在曲折环回向下的行进过程中,让参观者逐次欣赏所有的作品,外观上建筑只有一层,但通过下挖与悬挑等方式,使实际向下到达地下二层,但毫无压迫感。在这里,安藤忠雄强调的不是静,而是流线的交叠,错综立体的视线深入地下的效果。以水为流线引导进入入口出现的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通过水池,水池里面平放着莫奈的《睡莲》。透过水面的波光粼粼投射在版画上面的睡莲。就这样,日光,水面上的波纹,以及画中的睡莲,将画中的光影与水波透过真实的手法呈现,虚实交错,更增添绘画的美感。并形成绘画中的静态的光影与建筑随着晨昏四季而变化的动态光影的对比。基地向下深达两层,引入水的元素,沿水流的方向向内延伸,与流线方向一致,引导参观者;水幕以及水面产生的倒影增加了空间层次,并与坚硬、敦实的素混凝土墙面形成刚柔对比,柔化建筑强烈的线条感。
对风的运用在首层最内端平台,正对公园景色,塑造了一个可以驻足观赏的节点。在观赏风景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拂面而来的风;借由平面上的斜墙捕捉分的元素,是建筑与风的自然结合。斜墙面的视觉张力斜面直接介入垂直流线,挤压空间使视野产生从开阔逐步缩小,与入口形成30度角,形成入口意向,并使空间层次在东西两端产生:由大到小与由小到大、由开阔到拥塞与拥塞到开阔的对比。在狭长的基地中创造多元的空间感受。内聚与开放基地狭长,南北两侧均紧邻其他建筑,借由墙面与外界分隔,遮挡环境中南北视野缺憾和噪音影响等不利因素,将公园的景色引入基地,是对有利自然景观的借用和呼应结合。自然元素的引入基地西侧的公园,是自然元素的源泉,水自墙顶泄下,犹如水源
源不断自树林中涌出。风起时从水面的涟漪以及狭长空间所感受到的风动,我们感受到风的元素,建筑实体与空间所造成的阴影,则表现了光的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图文).pptx
- 初中英语话剧7-8个人物的剧本.doc VIP
-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练习题(无答案).doc VIP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知识培训.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详).docx VIP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DLT5161表格大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规程).pdf VIP
-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研究.pptx VIP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说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