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地理】人教版必修二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ppt

课件:【地理】人教版必修二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受到距离的影响,变化从大到小排列: 商业〉住宅〉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付租能力: 位置 通达度 租金 市中心 从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的地区 最高 最高 较高 较高 较低 较低 地租从市中心向外呈波状递减 社会因素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天安门广场 交通便捷,为什么却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形成商业中心呢?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 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 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产 历史因素 上海浦东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中后期 城市地域范围 各功能用地 关系 工业发展方向 原因 狭小 扩大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了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3、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 1、城市中如何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2、图中两种布局方案哪种较合理? 方案二较为合理。 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城市中心,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这种城市地域结构容易产生居住密度较大,居住环境不易改善,条件差;职工在上下班时交通拥挤;其次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居住用地四周被工业用地包围,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会对位于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产生影响和污染等。 方案二分散了居住用地,降低了居住密度,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较好;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外围的居住用地可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卫生防护带,减轻工业用地给居住用地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 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轮廓形态,每个城市内部都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2、条带状城市(例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兰州 条带状 一、城市外部形态 1、团块状城市(例如成都、合肥、华盛顿等) 成都 团块状 2、条带状城市(例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兰州 条带状 形 态 形成原因 成都、合肥 华盛顿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团块状 平原地形较规整 组团式 受河谷丘陵分割地形破碎 条带状 受河谷限制 地形 城市形态 交通线 水 系 (集中式) (集中式) (分散式)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例如,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群,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就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集聚效应:同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聚或吸引人或物聚在一定地域上形成规模。 2、功能区的形成 同一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的需求是相同的。 同类经济活动在同一空间集聚 功 能 区 集聚效应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城市用地类型 相同或相似用地类型在空间上集聚形成具有某一功能的区域 功能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商业区 文化区 行政区 基本功能区 2.功能区的形成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 3、功能区的特点 (1)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2)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图中所示的地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科技文教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3、住宅区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大多数城市中) 分化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环境优美,并配套有相应的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方便生活的公共设施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房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