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 雪莱 本章复习训练 R·八年级上册 途径二:通过头骨、颌骨引起振动,传到听觉神经 两个条件:物体的振动和介质。 声音的传播方式: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声在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途径一:通过鼓膜引起振动,传到听觉神经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按频率可分为可闻声波、超声波、次声波。 音色:跟发声物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响度:声音的强弱,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 声音的特性 声现象 利用声传递信息 利用声传递能量 声的利用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用分贝表示 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 噪声入耳。 噪声 知识框架 知识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答案: A 例题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 m/s 8 知识巩固 答案: A 知识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2、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知识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题3 某测量员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s后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后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m. 答案:反射 425 知识二 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B 例题4 如下图,是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 知识二 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B 例题5:如图所示小王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位置按吉它弦, 可以改变音调。 B 吉它声只能在空气中 传播。 C 吉它音量大小与弹奏 时所用力度有关。 D 吉它声具有能量。 知识三 声的利用 例题6:下列现象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利用B超对孕妇作常规检查。 B 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 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昆虫的位置和速度。 D 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答案:D 知识三 声的利用 例题7: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如图: A为一圆筒,一端用中间有孔 的圆片纸粘牢,另一端用塑料 薄膜包住并绷紧并扎牢,B为点 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音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蜡烛的距离 3cm 做法 观察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知识三 声的利用 探究内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音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蜡烛的距离 3cm 3cm 做法 拍动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知识三 声的利用 知识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题8: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师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音。 答案:振动 传播 知识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题9:贵阳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为改善环境,增大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交通事故,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为 ,禁止汽车在城区内鸣笛。 答案:减弱噪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doc VIP
- 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案例分析.pdf VIP
- 5.1植被(教学课件)(共50张PPT)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VIP
- 小学初中手抄报word可编辑模板 抗日小报.doc VIP
- Part1-2+Unit2+Community+Life课件-【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3).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物理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大学英语6级词汇.pdf VIP
- 2025年合肥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