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安全的简要历史和若干基本概念汤 搏2013年10月 序 言 “他们说航海有危险,但实际上生活中总是充满危险。他们不懂得船,所以他们不懂得航海。” — 独自驾帆船环球航海的16岁荷兰小姑娘劳拉·德克尔 一、安全的基本概念 1.安全是人类永恒的问题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就一直面临着安全问题。远古的人类面临的是食物短缺、野兽和疾病威胁等自然灾害,近代人类又面临着战争、环境问题等附加人为灾害。未来的人类是否会考虑小行星撞击以及其它现在未知的威胁? 2.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既然人类要永恒面对安全问题,则安 全一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衡量一件事情是否安全,只能放在其所处环境中,与其它事情比较才有意义。孤立地讨论一件事情的安全与否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安全是一个变化的概念 随着人类所处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一件事情的安全评判也会发生变化。如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更多地考虑的是食物的获得,而不是食物的卫生。现在的人类 也不会更多地考虑小行星的撞击,但未来很可能会。 4.需要为安全建立度量 为了比较不同事情的安全水平,一定要建立一个安全的度量。 如果一件事情的不利后果已发生,我们将其称为“灾难”。当然灾难之间是可以比较的,但存在的问题是仅仅考虑灾难的话,人类的生活将是悲观的。如已知的约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导致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多数生物灭绝,未来 不能排除发生类似的撞击,那么人类的生活还有何意义呢? 当然我们直观地意识到虽然撞击后果很严重,但可能性很低。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通常考虑安全是从后果和可能性两方面考虑的。 我们将一件事情可能的不利后果和发生概率的乘积称为“风险”。科学界大多数同意将风险作为安全的度量指标。 核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组成部分,也必须按照同样的方式思考问题。 5.安全是控制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 既然不存在绝对安全,则安全一定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而不是彻底消除风险。 还必须注意到的是“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 “一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利益足够大,而其代价可承受,我们则认为该件事情是安全的”。 “安全是利益和代价的平衡”。 二、核安全的简要历史 1.SCRAM-防止链式反应失控 在建设世界上第一座反应堆芝加哥1号时,费米等核物理学家担心的是一旦链式反应被触发,能否得到控制。所以反应堆设置了两套自动控制和一套手动控制系统,同时设置了一个安全控制棒斧头人(Safety Control Rod Axe Man, SCRAM),时刻准备砍断吊挂着安全控制棒的绳索,以“防止链式反应失控”。 美国的定量安全目标 ·对紧邻核电厂的正常个体成员来说,由于反应堆事故所导致立即死亡的风险不应该超过美国社会成员所面对的其它事故所导致的立即死亡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 ·对核电厂邻近区域的人口来说,由于核电厂运行所导致的癌症死亡风险不应该超过其它原因所导致癌症死亡风险总和的千分之一。 三、确定论核安全要求 1.什么是确定论安全要求 “确定论安全要求”是英文“Deterministic approach”或“Deterministic requirements”的翻译。这个翻译容易引起误导,更准确的译法应该是“已确定的安全要求”。 确定论安全要求是以纵深防御概念为基础,以保证三项基本安全功能为目的,针对一套确定的设计基准工况,采用保守的假设和分析方法,以确认满足特定验收准 (1)第一个层次是采用保守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严格的运行来预防偏离正常运行和预防系统失效; (2)第二个层次是设置必要的监测系统和保护系统来纠正可能的偏离正常运行; (3)第三个层次是设置必要的工程安全设施和事故规程来对付可能性极低,但假想会发生的设计基准事故; (4)第四个层次是采用合理可行的措施,包括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来对付超设计 基准事故,以进一步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水平; (5)第五个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是采用应急计划来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提供最后的保护。 如前所述,纵深防御概念是美国在核安全的实践中所建立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核安全理念。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在严重堆芯熔化的情况下,厂外后果微乎其微,没有发现对公众健康的实际影响,证明了纵深防御概念的有效性。反之,前苏联长期脱离国际核安全的主流理念,在核电厂中没有有效地贯彻纵深防御概念,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则造成了惨重的人员和环境后果。 由于纵深防御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所以近些年来美国在发展Risk-informed and performance-based的管理要求时,仍然提出要维持纵深防御原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