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活性污泥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微生物的代射 a、分解代谢--降解 b、合成代谢--同化 其代谢产物的模式如下图: * 具体代谢产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即1/3被氧化分解,80%×2/3=53%左右通过内源呼吸降解,14%左右变成了残物。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污染物的降解主要是通过静止期、衰亡期微生物的内源呼吸进行,并非直接的生物氧化(仅33%)。 * 3.1.6、环境因素对AS微生物的影响 BOD5:N:P=100:5:1 通常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中含有足够的营养物 工业废水补充营养物常用: C源:甲醇 N源:尿素CO (NH2)2 P源:磷酸盐等 1.营养物质 * 保证好氧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供氧的方式:鼓风曝气、机械曝气 混合液出口:DO= 2mg/L 2.溶解氧DO * 3. 水温 1)温度影响反应的两个方面 ①温度升高,生化反应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提高。 ②温度过度增高的不利影响 2)最佳水温:15~30℃ 在6~7℃时,采取措施,降低负荷,提高AS浓度,提高DO,延长曝气时间。 * 4.pH值 最佳:6.5~8.5 pH4.5,微生物不能生存,易产生污泥膨胀 pH9.0,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将受到影响 工业废水pH波动较大,易采取中和调节措施 5.有毒物质 1)重金属及其盐类:(限制)极限浓度 2)其它有毒物质:氰化物、氯化物等 * * 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的生理功能,能氧化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这一生理功能特点,并采取一定的人工强化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加速微生物的增殖及其新陈代谢生理功能,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性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的污水处理技术。 * 1) 好氧法: 利用好氧微生物 a. 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微生物以菌胶团形式悬浮生长; b.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强化;微生物以膜状附着在填料表面生长。 2) 厌氧法:利用厌氧微生物 包括厌氧接触法、UASB、厌氧生物膜法等 *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生理活性所必需的营养物; ②混合液中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AS在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充分的与污水接触; ④AS连续回流,及时的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AS; ⑤没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流入系统。 * ①曝气池: 充分混合微生物与废水; 为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提供场所。 ②二沉池: 将泥水充分分离; 浓缩污泥,提高污泥浓度,可减小回流比。 ③污泥回流系统: 为曝气池内提供足量的微生物; 污泥经流程后已经适应了该系统,回流为微生物的进一步增殖提供接种污泥。 ④供氧系统: 提供微生物所需溶解氧; 搅拌混合,使得微生物与废水充分接触 * 1) 活性部分: 好氧细菌(为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等--菌胶团 菌胶团: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絮绒状颗粒;直径0.02~0.2mm, pH值约6.7,含水率99.2~99.8%,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mL 其固相组分主要为有机物,约占75~85% * 2)非活性部分 无机颗粒为主,不对有机物起降解作用 功能:①吸附和粘附有机物的作用 ②成为活性部分的一个载体 3)生物特性: 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理解:自我繁殖、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 *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机物、细菌、原、后生动物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 * ①以碱性异氧型原核细菌为主,数量107~108个/ml,自养菌数量略低。。 ② 在有氧条件下,其优势菌种:产碱杆菌属等是降解污染物质的主体,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物并及其转化为无机物的功能 ③有较高的增殖速率,20~30min一个世代 ④其中动胶杆菌具有将千万细菌结成为菌胶团的功能。(分泌胞外聚合物) 动胶杆菌-细菌---成为菌胶团(具有生物絮凝的功能) ⑤真菌:丝状菌为代表 由细小的腐生或寄生菌组成,具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功能,但丝状菌大量增殖会引发污泥膨胀。 * 其出现的顺序反映了处理水质的好坏(这里的好坏是指有机物的去除),最初是肉足虫,继之鞭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当处理水质良好时出现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累枝虫、独缩虫、聚缩虫、盖纤虫等。并维持AS系统中生态平衡, 为后生动物提供食料 * 4) 后生动物的特征 常见微生物有轮虫、线虫 等捕食菌胶团和原生动物, 是水质非常稳定时的指示生物,因而利用镜检生物相评价活性污泥质量与污水处 * 微生物菌体不增殖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