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生代 中生代 古 生 代 元古代 太古代 0.7 2.5 6 25 动物界 植物界 结合所学内容,完成表格。概括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1)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2)参与水循环,改变水圈的化学成分 (3)参与风化作用、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 2、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气候 调节气候,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生态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城市 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改 造 三 大 圈 层 2、试用关联图分析植被破坏使黄土高原各地理要素发生的变化? 过度放牧 开垦坡地 砍伐森林 读图思考: 1、说说图中地貌特征和主要成因。 地上河 三角洲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海岸线外延 16亿吨 暴雨冲刷 (千沟万壑) 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 洪涝 土壤盐渍化 河流含沙量增加 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 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河道泄洪 能力降低 地下水位 升高 抬升 河床 3、说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华北平原的影响。 2.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迹地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及判断依据组合正确的( ) A.东、西、南、北——地形、水源 B.北、南、西、东——热量、光照 C.南、北、东、西——土壤、水源 D.西、东、南、北——地形、光照 (2)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沙尘天气加重 C.物种减少 D.地震灾害 D B 高原季风环流示意图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 西风带的位置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图中 A 地气流上升的原因 是 。 B 地形成的气压带名称是 。 夏季位置偏北 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相应向北移动 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A B 位于赤道附近,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4)青藏高原的隆起 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这种特性表现在 ① ; ② 。 (3)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后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关联图(下图),下列四个选项与图中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① ,② , ③ ,④ 。 A.阻挡印度洋、太 平洋 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 东输 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 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南亚季风 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C D A B 整体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风尘沉积通量 高原的隆起 3.根据图中提供的 信息,推断青藏高原 隆起后,我国西北地 区可能 A.流水作用增强 B.冰川作用增加 C.风力作用增强 D.变质作用增强 4.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C B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2012上海)(十九)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47.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