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及现场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及现场应用 2006-12-7 多分支水平井是指在主水平井眼的两侧不同位置分别侧钻出多个水平分支井眼,也 可以在分支上继续钻二级分支,因其形状像羽毛,国外也将其称为羽状水平井[1]等。多 分支水平井集钻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于一体,是开发低压、低渗煤层的主要手段。煤层 气多分支水平井工艺集成了煤层造洞穴、两井对接、随钻地质导向、钻水平分支井眼、 欠平衡等多项先进的钻井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和钻井风险大的特点。目前美国、加拿 大、澳大利亚等国应用多分支水平井开采煤层气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2] ,而我国处于 刚刚起步阶段。2005 年廊坊分院组织施工的武 M1 -1 羽状水平井顺利完钻,该井垂深达 900m,是世界最深的一口煤层气羽状水平井。2005 年底山西晋城大宁煤矿完成 DNP01 、 DNP02 两口羽状水平井,每口井的日产气量约为 2~3 万方。2006 年 2 月中联煤公司完 成了 DS -01 井的钻井施工,目前该井处于排水阶段。与此同时,华北与 CDX、长庆、 辽河、远东能源等国内外企业都已启动了羽状水平井开发煤层气的项目。多分支水平井 是煤层气高效开发方式的发展趋势,该技术的普遍应用必将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带来突 破性进展,在我国掀起开发煤层气的热潮。 1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分析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工艺集成了水平井与洞穴井的连通、钻分支井眼、充气欠平衡 钻井和地质导向技术等,这是一项技术性强、施工难度高的系统工程。同时为了保持煤 层的井壁稳定,煤层段一般采用小井眼钻进(φ152.4mm 井眼),因而对钻井工具、测量 仪器和设备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面临的主要难点可概括 为如下几点: (1)煤层比较脆,而且存在着互相垂直的天然裂缝,而这种脆性地层中钻进极易引 起井下垮塌、卡钻等复杂事故,甚至井眼报废。 (2 )煤层易受污染,储层保护的难度大,一般需采用充气钻井液、泡沫或清水等作 为煤层不受污染的钻井液体系。 (3 )由于煤层埋藏比较浅,同时井眼的曲率较大,钻压难以满足要求,同时钻水平 分支井眼时钻柱易发生疲劳破坏,导致井下复杂。 (4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工艺属于钻井新工艺,涉及到许多新式的工具和仪器,例 如用于两井连通的电磁测量装置、小尺寸的地质导向工具和高效减阻短节(AG-itator ) 等,目前这些装备和仪器在国内仍是一片空白。 2 井眼剖面设计与轨迹控制技术 2.1 井眼剖面优化设计 因为煤层一般较浅,所以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主水平井眼采用消耗较少垂深而得到 较大位移的理念进行井身剖面设计,从而达到更大的水垂比。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井身 剖面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钻机和顶驱设备的能力、井眼的摩阻/扭矩大小、钻柱的强度、 现场施工的难易程度等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设计原则: 2.1.1 主井眼入煤层方位的确定 考虑煤层的产能优化和井壁稳定,尽量让进入煤层的井眼方位垂直于煤层最小主应 力方向。 2.1.2 井眼轨迹设计必须满足现场施工工况的要求 由于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垂直井段短,通常在500m 以内,而水平段一般在 1000m 以上,钻柱能提供的钻压是有限的,所以在多分支水平井井身剖面设计中,要使所设计 的井眼轨迹满足滑动钻进时的工况要求。 2.1.3 井身剖面设计应当是满足各种设计条件下的最短轨迹 根据煤田地质确定的目标点,按照不同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轨道,其长度是不同的。 显然应尽可能选择轨迹长度短的轨道,减少无效进尺,既可以提高钻井的经济效益,也 可以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应尽量缩小可钻性较差的地层进尺,例如尽量避开研磨性的宁 武盆地石盒子组地层。 2.1.4 钻柱摩阻和扭矩最小 煤层气多分支井的显著特点是水平位移大,分支较多,80%以上的进尺为水平段, 从而导致钻柱和套管柱在井眼内摩阻和扭矩很大,以及钻压难以加上等问题,摩阻和扭 矩是多分支水平井的水平位移大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应尽可能选择摩阻扭矩小的轨 迹。 2.1.5 考虑到煤层的井壁稳定性差,主井眼和分支井眼要处于煤层的中上部位,以利 于安全钻进。 2.1.6 分支井眼长度、方位和距离的优化设计需要结合煤层气藏、钻柱力学和经济评 价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2 井身结构优化设计 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是保证全井安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