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分利用减排的三个灵活性机制 结合国际CO2减排的形势,积极争取AIJ和CDM项目的国 际合作,调动国际资金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新世 纪的能源策略。 改变自给自用的能源供需模式,通过进口石油、天然气等 清洁能源来保障能源供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 Source: Hidefumi Imura, IGES 增温 CO2当量浓度 (ppm) CO2排放峰值年 2050/2000 2.0-2.4 445-490 2000-2015 -85% - -50% 2.4-2.8 490-530 2000-2020 -60% - -30% 2.8-3.2 535-590 2010-2030 -30%- +5% 3.2-4.0 590-710 2020-2060 +10%- +60% 4.0-4.9 710-855 2050-2080 +25%-+85%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后的各类稳定情景 面对气候变化,除了采取相应措施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外,我们还必须采取适应性或预防性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 新能源技术上的突破,只有当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价格可以和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有竞争优势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 * * * * * * * 周自江4月10日提供资料 * * 8 8 * * * * Impacts of Atmospheric Components NO3- BC Climate ABC Acid rain Haze health SO42- OC O3 -0.5 0 0.5 1 1.5 Wm-2 Tropospheric O3 Black Carbon: “Bad”SLFCs Inorganic Aerosols Organic Carbon Aerosols “Good” SLFCs SO2 NOx VOC BC 历史排放的辐射强迫 过去16万年大气中CO2含量 从1700年至今,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由280ppmV上升到367ppmV,其中70%的增量发生在近50年中。CO2的浓度现每年仍以1.0-1.5ppm的速度继续增长。 温室效应气体特别是CO2的控制 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新焦点! 世界能源消费十大国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日本 德国 印度 法国 加拿大 英国 韩国 1987年世界CO2排放量的分配比例 CO2排放的前10名国家(1997年) 名次 国家 排放量 (百万吨碳) 占世界百分比 人均排放量 (吨碳) 1 美国 1494 24.3 5.57 2 中国 853 13.9 0.69 3 俄罗斯 400 6.5 2.72 4 日本 318 5.2 2.52 5 印度 243 4 0.25 6 德国 237 3.9 2.89 7 加拿大 131 2.1 4.32 8 意大利 114 1.9 1.98 9 韩国 113 1.8 2.46 10 法国 97.6 1.6 1.67 世界 6155 100 1.06 国际社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进程 1986年,阿伦纽斯算出,大气中CO2浓度倍增,将使全球地表温度升高 3-5℃。 1988年,联合国大会首次讨论气候变化问题并通过43/53号决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成立。 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荷兰政府共同组织“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环境部长会议,发表了《诺德魏克宣言》。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发表,证实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呼吁建立全球协议。 1991.2-1992.5,历时15个月的谈判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 化框架公约 (UNFCCC)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期间,UNFCCC开放签约。 1994.3.21,UNFCCC生效。到2000年底共有184个缔约方 1995年,在柏林召开UNFCCC第一次缔约方大会(COPI),达成《柏林授权》 1997年,在京都召开了COP3,达成 《京都议定书》,首 次定量确定发达国家排放温室气体的限额。2008-2012年排 放量比1990年水平至少下降了5.2%。并提出了帮助发达国家 以较低费用实现限排目标的3个“京都机制”(ET,JI,CDM) 1998年,COP4通过了 《布宜诺思艾利斯行动计划》,要求到 COP6时完成实施京都议定书规则的谈判并实现履约的平衡进展,争取使议定书在2002年生效。 2000在海牙召开了第六次缔约大会(COP6) 2001.7波恩续会如期召开,在没有美国参与并作出了政治妥协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