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听 觉 一、听觉的刺激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中的基本现象,了解听觉的生理机制。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听觉的基本现象,难点为听觉的一些理论。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0000赫兹。低于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它们都是人耳所不能接受的。因此16-2万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振幅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发声体振幅大,对空气压力大,听到的声音就强;振幅小,压力小,听到的声音就弱。 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决定音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不是纯音,而是复合音。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声音。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骨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大约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 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耳蜗是人耳的听觉器官(图3-29)耳蜗分三部分:鼓阶、中阶和前庭阶。鼓阶与中阶以基底膜分开。基底膜在靠近卵圆窗的一端最狭窄,在蜗顶一端最宽。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着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后者是听觉的感受器。毛细胞的细毛突入由耳蜗液所充满的中间阶内。声音经过镫骨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 (二) 听觉的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毛细胞的轴突离开耳蜗组成 了听神经。它先投射到脑干的髓 质,然后和背侧或腹侧的耳蜗神经核形成突触。这 些区域的细胞轴突形成外侧丘系,最后终止于下丘 的离散区。从下丘开始,经过背侧和腹侧的内侧膝 状体,形成了两条通道。腹侧通道投射到听觉的核 心皮层(AI或布罗德曼41区),背侧通路投射到第 二级区。最后产生声音。 三、基本听觉现象 (一)音调 1.什么叫音调: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频率不同,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Hz。其中1000-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16Hz是人的音调的下阈。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图3-30是一个音调量表。它表现了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怎样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频率理论:是1886年由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来的。 观点:这种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 不足: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 观点:在赫尔姆霍茨看来,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共鸣理论主要根据基底膜的横纤维具有不同的长短,因而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但人们以后发现,这种根据并不充分。 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Von Bekesy)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 观点:贝克亚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委托指导股票买卖协议书范本5篇.docx
- 2024年营养指导员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1.doc VIP
- 程家惠《洋话汉音》(升级版).doc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保健刮痧师保健刮痧师(高级)考点巩固.pdf VIP
- 04大医传承二(1-32讲).doc
- Unit4NaturalDisasters词汇讲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保健刮痧师《保健刮痧师》高级题库考点(模拟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