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讲义1 新人教版必修3.pptVIP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讲义1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讲义1 新人教版必修3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式之丰盈,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 导入新课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1)《诗经》的创作内容 以四言为主,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2) 《诗经》的特点 (3) 《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2、屈原创立“楚辞体” (1)作者:屈原(爱国诗人)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呆板格式,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诗史上的第二个春天。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句式灵活,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 (2)楚辞体的含义 采用楚国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3)屈原代表作——《离骚》 《离骚》是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抒情诗。诗人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幽愤,表现了坚贞不屈、九死不悔的爱国精神。在这篇境界宏阔、气势奔放的诗篇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驰骋其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上天入地,把现实世界、神话世界和理想世界融合起来,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迷离惝恍的诗的世界;塑造出一个志行高洁、顽强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汉赋 (1)汉赋的定义 (2)汉赋的特点 汉代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 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4、唐诗 (1)繁荣的原因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南北、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诗人及作品、名句 初唐(618~713年)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又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陈子昂在政治上曾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38首,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盛唐(713~766年) 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派 “诗仙” 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 高适 :高适(700—765) ,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崇信佛教,人称诗佛。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白羊起风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