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4讲 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选修1.ppt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4讲 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选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44讲 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选修1

题型突破方法 题型特点   该题型问法较为单一,已经基本形成固定化的模式。一般呈现方式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某某改革的特点或者内容等。 题型1 概括类材料题的解法 真题典例 (2016·课标全国Ⅰ,45,节选)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方法突破 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整个试题,了解材料大概意思,通过材料出处弄清楚试题材料的时间。 如本题,通过快速阅读知道这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谱牒(与宗族相关)材料。然后此时思维就会首先向这个方向思考,进行大脑知识搜索。 第二步,仔细阅读设问,搞清楚设问的条件和要求。如本题是要求概括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不仅要根据材料回答,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也就是说要用到材料中没有的知识点。 第三步,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个过程中,要把材料分层次,每个层次都一定会有一个要点,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有一个要点。这时候,我们盯住的是一句话,不是一段话,仔细琢磨这句话,慢慢的就会品味出答案要点,即使和答案不一样,起码也接近了。如本题,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在第二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得出几个要点:“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意味着这是政府行为;“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这是指范围的扩大;“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这是指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题型特点   该题型问法也比较单一,模式也基本固定化。一般呈现方式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析)某某改革的作用或者意义等。 题型2 分析类材料题的解法 真题典例 (2016·课标全国Ⅰ,45,节选)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方法突破 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第一问的答案思考作答,“作用”一般通过“内容”能够体现出来。如从“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可以得出“抑制旧士族的影响”。如通过“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可以得出“加强皇室地位”“有利于维护统一”等等。 参考答案 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针对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 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