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卷 第5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3, No.5
2013年9月 QUATERNARY SCIENCES September,2013
doi:10.3969/j.issn.10017410.2013.05.03 文章编号 1001-7410(2013)05-848-08
过去典型增温期黄土高原东西部
C/C 植物组成变化特征
3 4
①② ① ①② ①
赵得爱 吴海斌 吴建育 郭正堂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① ②
摘要 过去典型增温时段的自然植被演化规律是未来增温情形下植被变化趋势的重要参照。黄土高原全新世
中期(4~8kaBP.)和末次间冰期(80~110kaBP.)温度分别比现高约 12℃和2~5℃,是揭示过去不同增温幅度
13
下植被演化的理想时段。通过对黄土高原东西部黄土-古土壤序列有机碳同位素( C )对比研究表明:在全新
δ
org.
世中期黄土高原东西部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一致,相对末次盛冰期表现为正偏 22‰ ~29‰,指示 C 植物丰度增
4
加。而在末次间冰期黄土高原东、西部不同地貌单元有机碳同位素结果产生空间分异,相对末次盛冰期西部梁峁
区表现为负偏约08‰,指示 C 植物丰度减少,而东部塬区则表现为正偏 09‰ ~40‰,指示 C 植物丰度增加。
4 4
由于上述典型时段大气 CO 浓度相近且温度升高,末次间冰期与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 C 植物丰度变化的差异可
2 4
能与降水增加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在过去典型增温期不同增温幅度下黄土高原东、西部不同地貌
单元植被演化呈现明显不同。
主题词 有机碳同位素 西部黄土高原 全新世中期 末次间冰期 C/C 植物
3 4
+
中图分类号 P593,P597.3,P94174 文献标识码 A
近百年来的全球增温受到学术界和公众的普遍 2~5℃[10,11]。上述变化较好涵盖了未来全球和我
关注。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 国区域可能的温度变化范围,是研究不同增温幅度
四次评估报告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 下 C/C植物演化特征的理想时段。
3 4
[1]
高 18~40℃ ,中 国区域增 幅可 达 39~ 黄土高原地处东亚季风的边缘区,属温带半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5_4.0kaB.P.气候变化、人口增长、条件限制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酋邦社会产生.pdf
- 4Ma来澳大利亚西海岸带的环境变化历史及其与印尼贯穿流的联系.pdf
- 8.2_6.2kaB.P.海平面变化对海南岛周边潮汐的影响.pdf
- 9.6_6.0ka B.P.阿曼降水重建及其与中国南方降水的对比.pdf
- 14ka B.P. 以来巴里坤湖区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变化研究.pdf
- 15Ma以来海陆记录的轨道-构造尺度东亚季风的演化以及西北内陆的干旱化.pdf
- 18.7万年前的高速远程古滑坡:来自陕西华县莲花寺滑坡体上覆黄土光释光(OSL)测年的证据.pdf
- 21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pdf
- 27万年来南海南部上部水体结构和古生产力变化的古海洋学记录.pdf
- 86 Sr变化记录大气粉尘活动历史.pdf
- EMD方法对祁连山云杉宽度生长量的订正及多尺度分析.pdf
- IODP 341航次之阿拉斯加湾U1417站位磁性地层学研究.pdf
- MIS 5c向MIS 5b转换期亚洲夏季风的演变特征——万象洞石笋记录.pdf
- 阿尔金断裂带中段中新生代隆升历史分析_ 裂变径迹年龄制约.pdf
- 安固里淖湖近5000年来环境变化的孢粉及地球化学沉积记录.pdf
- 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情况的淀粉粒分析.pdf
- 澳大利亚悉尼中新世古土壤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pdf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表层硅藻分布的初步研究.pdf
- 巴颜喀拉山东端过去37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pdf
- 孢粉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更尕海地区中晚全新世植被和气候变化.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