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新权管理跟保护培训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产新权管理跟保护培训会

第一部分 企业经营中的版权问题 经典案例 案例四:IBM诉宏碁著作权侵权案 一九八九年,宏碁公司盈利额为一亿台币,对于宏碁公司来讲又是一个丰收年。在这一年,美国德州电器公司的盈利额也就如此。 在这年,宏碁公司收到了美国IBM公司的律师函,IBM公司在律师函中称,宏碁公司销售的电脑侵犯了其著作权,该著作权涉及的领域为电脑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也就是BIOS)。宏碁公司大为不解,他们认为其公司生产的电脑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为自己公司研发部独立研发,因此不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后来,将两款软件的进行对比,宏碁公司才发现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设计控制键盘的程序和IBM公司的一摸一样,侵犯了IBM公司的著作权,这段程序非常小,只有几行。 宏碁公司还发现,是其公司的一软件工程师在编写该段程序时为图省事,抄袭了IBM的相关程序,造成对IBM著作权的侵犯。由于该程序为基础程序,在宏碁电脑中运用极广,因此宏碁公司的侵权赔偿金也达到了惊人的2亿台币。 第二部分 企业经营中的专利问题 广东鹏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 思科主管人员写给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的报告: 获得专利实质上已经成为许多人和公司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保护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的投资,而是通过许可其他根本不知道他们专利的实际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公司收取报酬。他们试图获得其他人或公司会无意中侵权的专利,然后坐等那些公司成功地将产品推向市场。他们在雷区埋设地雷。那些获得这种专利并从成功企业收取许可费的人将专利制度视为彩票。诉讼的高昂花费使他们利益,因为他们可以提出少于诉讼花费的许可费,寄希望于人们付钱,即使对方没有侵权,也会由于惧怕昂贵的诉讼而不得不妥协。 广东鹏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 (2)剥去专利的道德外衣 ——2003年以来知名企业的专利战 案例 时间 产品 案由 思科诉华为 2003.1 路由器 指控华为美子公司侵权 索尼诉比亚迪 2003.7 锂电池 索尼指控比亚迪侵犯两项专利 朗科诉索尼 2004.8 闪存盘 指控索尼USB移动存储产品侵权 矽玛特诉矩力 2005.3 MP3 指控炬力的芯片产品侵犯三项专利 通用诉奇瑞 2005.5 汽车 指控奇瑞QQ抄袭通用Spark外观 朗科诉美国PNY 2006.2 闪存盘 指控PNY公司侵犯其美国基础专利 爱普生“337”调查 2006.2 墨盒 指控纳思达、格力磁电、天威等中国企业墨盒侵犯专利 本田诉力帆 2006.10 摩托车 指控力帆LF100T型摩托车侵权 诺基亚诉天时达 2006.10 手机 指控天时达A317款手机侵权 MP3在德被扣案 2007.3 MP3 Sisvel在德申请扣压数家中国企业涉嫌侵权的产品 LG诉TCL 2007.2 数字电视 LG在美起诉TCL侵犯4项专利 正泰诉施耐德 2007.4 断路器 指控施耐德C65系列小型断路器侵权 广东鹏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 思科Vs.华为 华为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旗帜,截至2002年8月,华为已拥有各项专利1762项,且多数为发明专利。 思科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通讯设备厂商,影响力不言而喻。 华为的策略:价格战,露骨地商业宣传; 思科的策略:垄断市场,抬高价格; 2003.1 思科在美国德州东欧马歇尔联邦地方法院起诉: 结局:华为、3COM“联手”与思科达成和解。 广东鹏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 2、中国企业的“专利空心化”与“知识产权意识缺位” (1)“专利空心化”问题 美日国家的“制造业空心化”鲜明对照 中国的所谓“高科技企业”实际只是“零技术”+“零专利”的血汗工厂——“爱多”的昙花一现 比韩国弱很多——发明专利总量占世界总量1.36%,不到日本的1/8,甚至只有韩国的1/2 核心竞争国:每100万人口获得美国专利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在15个以上的国家。 2001年世界上有24个国家或经济体满足,我国仅有0.15个,列62位,甚至排在俄罗斯、巴西、印度之后。 海外专利申请少得可怜:2003年日本在美国申请专利4.5万件,香港都有892件,中国内地只有887件申请。 75%的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75%的专利为发达国家拥有。 广东鹏正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 * 中国企业的“专利空心化”与“知识产权意识缺位” (1)“专利空心化”问题 知识赤贫企业: 2002年我国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授权只有1461件,仅为IBM一家公司的44%。 到目前为止,我国拥有专利权的企业只有几千家,绝大多数的企业还只是零专利。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零专利”——农耕时代农民“零土地” 非职务发明比例大,发达国家的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比例为9:1,而我国正好相反,只有3: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