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跃研究生民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侯国跃研究生民法课件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课件 民法学专题 侯国跃 博士/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2011年秋 1 前 言 §1 本门课程的内容及目的 §2 学习民法须注意的问题 2 §1 本门课程的内容及目的 1.课程内容 序论 第一讲 民法原则论 第二讲 民法适用论 第三讲 侵权法论 3 2. 教学目的 基本知识:简单复习 理论见解:重点介绍 实务概况:扼要分析 法制动态:提醒刷新 思考线索:整理提出 4 . §2学习民法须注意的问题 (一)方法问题 1.注意概念体系的掌握 民法包括概念、原则和规则三大要素 法盲即是法律概念的无知者 法人?居住权?欠债还钱?一元钱公司?法律行为?物? 5 . 2.民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立法论;法源论;方法论;解释论 3. 德国式民法在学习与适用方面的特殊性 6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法律源于生活。民法是对普通百姓生活经验理性的总结。 5. 与法俱进,熟悉国内立法司法动态,兼有比较法的学术视野 6.批判一切是一种“方法” 7 王泽鉴: 概念是法律的构成部分,处理问题的工具…… 如果学习法律譬如“练功”,则法律概念,犹如练功的基本动作,必须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确实掌握。 我们现阶段的执法者,无论其为司法官或行政官,不患其不能自由,唯恐其不知科学,不患其拘泥逻辑,唯恐其没有概念。 → 8 实例分析: 何家弘:…私自钻窗入室是侵犯他人住宅权和居住权的违法行为… (何家弘:“茶盲与法盲”,载《法学家茶座》第1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9 王泽鉴: 掌握法律概念的方法:学说见解的整理,法律概念的分解;异同的比较;籍着实例去理解法律概念。 在分析学者对法律基本概念所下的定义之后,应自己整理,确实了解,而“记忆”之!法律诚非背诵之学,但经由理解而“记忆”,确实把握基本概念则属必要,任何科学皆属如此,殆无例外。 概念是“抽象”的,须具体化于个别事物之上… … “概念的理解”与“举例说明”,应同时学习之,始不致发生“人之耳朵为从物”的误会! 10 王泽鉴: 学习法律的最佳方法是,先读一本简明的教科书,期能通盘初步了解该法律的体系结构及基本概念。其后再以实例作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及判例评释等,作成解题报 告。在图书馆,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抱着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反复阅读,口中念念有词,或画红线,或画蓝线,书面上琳琅满目。此种学习法律的效果,甚属有限,因为缺少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着你去分析法律的规定、去整理判例学说,去触发思考,去创造灵感! 11 立法论:利益对立发生时,如何设定“权衡指标”的理论体系 法源论:学者对民事立法、习惯、判例进行整理形成的体系 方法论:解释、适用民法的方法与规则之体系 解释论:学者针对假设或实有的民法案例提出的具体解释意见 12 (二)参考书目(开卷有益 初心) 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版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法律版 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政版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版 13 侯国跃:《中国侵权法立法建议稿及理由》,法律版 程啸:《侵权行为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4 孟德斯鸠说: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中,每一个人都胜过整个国家! 15 16 17 我的期待: 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和谐氛围 传递一些信息 掌握一些知识 分析一些问题 交流一些想法 提出一些思考的线索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相长 18 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 【英】科克 第一讲 民法原则论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性质 民法的基本原则 1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一)比较法:大陆法系立法上的发展 1.未作专条抽象规定 法民、德民、日民、意民 2.有规定但相当于未规定 瑞民(第1条第1款):凡依本法文字或释义有相应规定的任何法律问题,一律适用本法(同义反复) 2 3.规定为“民事” 台湾地区“民法”(第1条):民事,法律所未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 4.规定为民事关系并作简要列举 中国民通及民法典草案 蒙民、越民 5.罗列式陈述 俄民 3 蒙民(第1条):本民法典确定民事活动参加者的法律地位,并根据平等、意思与财产的自治原则调整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与之有关的人身非财产关系;本民法典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