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生物与环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Shelford的耐受性定律可以形象地用一个钟形耐受曲线来表示。 耐受性定律 最适点 低死亡限 高死亡限 环境梯度 生长(生殖) 最适区 适宜区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曲线 广适性生物属广生态幅物种,狭适性生物属狭生态幅物种。 对范围狭窄的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但却丧失了在其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对某一特定点的适应能力低。 各种生物通常在生殖阶段所能耐受的生态因子的范围比较狭窄。 广生态幅物种 狭生态幅物种 广生态幅 狭生态幅 狭生态幅 环境梯度 生长(生殖) 广生态幅和狭生态幅物种 (1)最小因子定律只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而耐受性定律既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也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多; (2)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量的变化,而且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生物耐受性不仅随种类不同,且在同一种内,耐受性也因年龄、季节、栖息地不同而有差异; (3)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因子替换作用和因子补偿作用。 耐受性定律和最小因子定律的关系: 耐受限度的调整 春化 :植物在发芽前需要一个寒冷期,由低温诱导开花 驯化:生物在实验/自然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前者需要较短的时间,后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机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实验驯化;有机体对自然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生理调节反应称气候驯化,实验驯化是对环境条件改变的一种生理上而非遗传上的可逆反应。 自然驯化和人工驯化 生理变化和遗传变化 驯化可能:生物系特性差异,诱导条件差异 生物学意义: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内稳态 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扩大了生物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但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 200 160 120 80 40 0 10 20 30 温度 ℃ 耗氧量 (ml·g-1·h-1 ) 5 ℃驯化 25 ℃驯化 不同温度下驯化导致耗氧量的差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生物对环境因子的改变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形态的适应 生理的适应 行为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因子的改变 森林吸收太阳辐射、降低风速、保持水分、防治土壤冻结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环境变化 …… 思考题 1. 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2. 试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3.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4.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上有何意义。 5. 水分对生物产生哪些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水分的变化? 6. 试述土壤的 生态作用及盐碱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7. 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例外:如北欧的鹿类比生活在靠南方的略大。原因?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水生动物的渗透压调节 不同类群的水生动物有着各自不同的适应能力和调节机制。 渗透压调节可以通过限制外表对盐类和水的通透性,改变所排出的尿和粪便的浓度与体积,逆浓度梯度地主动吸收或主动排出盐类和水等的方法里实现。 影响陆生动物水平衡更多的是环境中的湿度,动物在形态结构上、行为上、生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 如两栖类体表分泌黏液以保持湿润,昆虫、爬行类、啮齿类等白天躲在洞内夜里出来活动,荒漠鸟兽具有可重新吸收水分功能的肾脏。 (2)陆生动物对环境湿度的适应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因而,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同时,它本身又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植物根系和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与土壤之间发生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 土壤概况 土壤中的各种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土壤的性质和肥力,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 土壤中的有机质类物质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足够营养物质,矿物质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生命元素,如果这些元素缺失的话,植物将发生生理性病变。 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热、肥、气,从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土壤中的各种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土壤中的生物区系,对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促进元素的循环,并能影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