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经济制度的内涵 经济制度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制度化体系。它包括以下要素: 1、分工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条件 男耕女织 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或制造业)、服务业。 2、产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 产权规范了财产、资源和技术所有者对这些东西的拥有权以及这种权力的具体使用,并由此确定了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基本性质和一般行动取向。 3、市场和计划是经济制度的调节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最关键的决策者,市场经济必须对消费者的喜好作出敏感的反应。 在计划经济中,计划者是最关键的决策者,他们所发出的行政指令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别,它们同时可以为这两种经济制度所运用。 4、契约是经济制度的保障手段。 无论在分工合作还是在产品交换中,都必须通过契约来确保机构及秩序的维持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经济制度的基本类型 1、私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代表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几乎所有的财产都归个人或群体所有,它们是与作为一个整体或政治统治者的社会相对立的。 这种经济制度充分鼓励和保护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利润作为生产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单位是有限公司,它们由股份持有者群体拥有,通过法律限制对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从而保护个人资本。 2、公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代表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社会基本的生产和分配方式是国家或集体所有而非私人所有。这种制度注重的是社会平等分配的实现,所以,在过去,很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对私人财富的积累和市场的自由竞争采取程度不一的种种限制措施,偏好用计划指令的方式来确定价格和调控经济。 3、混合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经济制度的两种“理想类型”,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存在的社会更多是以混合经济为特征的。 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拥有具战略意义的工业和服务业,如铁路、航空、银行、矿山、钢铁等,其他生产资料允许私有。国家广泛运用市场调节手段,但同时也采取包括高税率、高福利在内的一些措施来修正市场自由竞争对社会平等等等方面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现代经济制度的特征 1、大企业组织的出现与扩展 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有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以扩充来谋取更多的利润。基本上,大企业的扩充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所谓垂直扩展,指企业控制原料的生产及成品的设计、制造、加工、批发,一直到零售的整个过程。如此的扩展可以减少成本,而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利可图。 另外一种是平行扩展,也就是把所掌握的事业加以分散,避免过分集中于某一种产业或企业。如果其中一种有亏损,可以由其他有盈余的企业来补助;关系企业的成立更可调节企业资本的流动与利益的转换。(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跨国公司的出现 这些公司企业的产品,通常通过数个国家的合作,由原料生产、成品设计、制造过程、运输销售,直到送递至消费者手中。这整个过程中,以最低的成本雇佣贫穷国家的廉价劳工加工生产,再以低价格在各地竞争谋利。 许多跨国公司的财力比当今一个中型的国家还要雄厚;由于他们的投资及提供的就业机会、工业技艺对于落后地区的影响力十分可观,不仅只在商业经济方面,常常还能够左右到当地政府的有关政策。 3、私营小企业的衰退 随着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私人经营的小企业无法与其竞争,而遭遇到严重的衰退。以往,为数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自由耕地,自己开店或办小工厂,现在则被大企业和跨国公司所霸占。 于是社会学家把未来的社会称之为受雇社会,指社会里的绝大多数人是受雇用的员工,而非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领薪资的人多于发薪资的人的社会。人们认为替大公司做事比自己开业较有安全感、较有保障;同时,为了争取员工,大公司所提供的福利也相当理想。 《职来职往》:工资、工作环境、休闲娱乐 4、妇女就业率的增加 (1)服务业的扩展制造了更多适合于妇女就业的工作机会。 (2)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已婚妇女可以走出厨房,在外就业; (3)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得许多家庭必须依赖两份收入来维持家用; (4)妇女教育程度提高,就业机会增加; (5)社会价值的修订,允许妇女在外就业或工作; (6)离婚率的提高,促使妇女为了自保而就业。 5、工作疏离感的产生 疏离感是一种对工作的挫折经验,它大致上可以说是一种无权感、无意义感、孤独感及自我围困感。 这种疏离感常发生在蓝领阶级的工人身上。 由于工业界分工太细,工人只负责制造过程的一小部分而对整个制造过程没有整体的感受:对工作环境无权,又无影响力,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也没有意义;再加上工作场所强调高效率,分秒必争,于是跟同工种的人互动机会减少,实在没有人情味,感觉十分孤独和困惑。 这种疏离感也常见于服务业的白领阶级。 白领阶级的工作,除了分工太细、强调效率、无人情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