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与保健.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治疗与保健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省中医院 感染科 张国梁 一、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HBV的流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超过3.5亿人存在慢性HBV感染 每年约1百万人死于HBV相关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CC) HBV流行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 中国大陆慢性乙型肝炎现状 中国 HBsAg携带率:9.09%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3000万 10-20%:肝硬化 1-5%:肝癌 最新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12-20% 代偿性肝硬化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20-23% 肝癌的发生率:6-15%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死亡原因 25-40%死于肝硬化或合并肝癌 HBV感染者死于相关肝病的危险性:男性50%,女性15% HBV: 一个全球性难题 乙肝病毒感染具有全球性影响 患者队伍庞大 严峻的自然结局 慢性感染一旦形成,要消除就困难/不可能 显著的经济负担 需要以下紧急行动来解决难题 免疫接种计划 慢性感染患者的治疗干预 教育推动传播/感染的预防 HBV的负担 生命期望下降 生活质量丧失 用于治疗HBV感染引起的肝病和并发症费用高昂 HBsAg阳性患者: 住院机会更多 住院时间更长 保健费用随CHB进展而增加 传播模式 高危人群 发生慢性乙型肝炎风险最大的个体: 新生儿垂直传播 小于3岁的婴儿 免疫功能不全的个体 接受化疗的患者 血透患者 接受移植患者 HBeAg阴性乙肝的流行状况 HBeAg 阴性乙肝的流行因地区而不同,并且主要由感染的基因型决定。 在地中海地区高达90% 在亚太地区约为30–55% 在北欧约为30–50% 在美国高达40% HBeAg 阴性乙肝的流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2。 二、中 医 药 治 疗 2.1 中医病因学说 1.湿热致病说 :乙型肝炎病因是感受湿热之邪,湿遏困脾,导致脾胃运化、升降失常,热蕴肝胆,气机受阻,胁痛纳呆;湿热内盛,熏蒸肝胆,胆汁外溢而成黄疸;湿伤脾而脾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2.肝郁致病说 :乙型肝炎患者自身的病因与肝郁有关,外感湿热之邪,阻遏气机;内因七情,可导致肝郁,郁则生百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因此人的精神活力、自我心理暗示,忧郁以及不良的情绪均对疾病和免疫状态有影响。 3.饮食不节说 :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功能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成黄疸,此即可谓“谷疸”、“酒疸”。酒精中毒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加导致的乙型肝炎常常呈慢性化。 4.气滞血瘀说: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慢性肝炎时,由于情志抑郁、肝气不畅、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滞导致血瘀,又因脾胃运行不健,阳气虚损无力,血行迟滞,气虚导致血瘀,瘀血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面色黧黑、晦暗,肝脾肿大,肝区刺痛、肝掌、蜘蛛痣、 齿衄等症状均与气滞血瘀相关。 5.疫疠之气说:乙型肝炎病毒一旦经血液感染,可以长期为患,病邪难以尽除,潜伏体内,间歇或发病,日益严重。不论老幼皆可染病,属于中医的疫疠范畴,因此现代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生是湿热疫毒隐伏血分,疫毒病邪,性似湿热,具有阴阳双重性,既伤阳气又伤阴津,人体感受此邪,若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则邪留体内,隐伏入血,长期为患,这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最基本病机。 上述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当邪气亢盛时主要表现为一派湿热之象,好似实证。当气、血虚损时,表现为虚证,邪正消长交争贯穿疾病全过程,决定着疾病的转归。受累的脏腑主要是肝、胆、脾、胃、肾。临床上湿热为患,蕴阻中焦常见,多是慢性肝炎反复发病的辨证表现。脾肾亏虚证次之,见于慢性肝炎,久病体虚患者,如体虚乏力,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体倦,纳少,腹胀便溏等。“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五脏之真,惟肾为根”,肾气是人生命之本,正气之源,是免疫功能的集中体现。肾气虚衰多见于晚期病人,“肝肾同源”在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机方面都有体现。培补脾肾即增强免疫,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2.2 中医辨证治疗 1.湿热中阻证 :胁胀脘闷,恶心厌油,纳呆,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尿黄,口粘口苦,大便粘滞,秽臭或先干后溏,口渴欲饮和或饮而不多,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弦滑数。 【主证】 黄疸,胁胀脘闷,舌苔黄腻。 【治则】 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赤芍、金钱草、栀子、大黄(另包)、郁金、黄芩、车前草、车前子、虎杖。 2. 肝郁脾虚证:胁胀满疼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纳食减少,口淡乏味,脘痞腹胀,午后为甚,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泄或食谷不化,每因进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