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一般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九)辨字形 汉字是表意文字,音义寓於形中,形而差之毫釐,其音义亦将谬以千里,因此字形的审辨,对於训诂来说远不是无关紧要的。优秀的训诂学家,往往能於字形的细微差别之中,得到训诂上的重大发现。比如《韩非子·说林下》:“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王引之就发现扞乃扞御之义,放在这里讲不通,扞当为扜yū之误,扜有引义,扜弓谓引弓也。弱子引弓,则矢必妄发,故慈母入室闭户矣。按:王说实为一大发明,而其根据,则在於扞、扜二字在形体上的细微差别。 * 2.《说文》目部:“盼,白黑分也。”“盻(xì),恨视也。”“眄,目偏合也;一曰邪视也。”段玉裁在盼字下注云 :“盼、眄、盻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邵瑛《说文群经正字》云 :“《说文》盼下引《诗》曰‘美目盼兮’,今《诗·硕人》、《论语·八佾》作盻,诸本皆同,此大谬也。”吾邱衍《闲居录》云 :“宋儒不识顾眄字,皆读为‘美目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四钞》卷一四)按:盼、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混淆。 * 3.《诗·卫风·硕人》“美目盼兮”,《毛传》:“白黑分。”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列子·黄帝》“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殷敬顺《释文》:“眄,斜眎shì也。”这个眄字也不能换成盼或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古诗·凛凛岁云暮》:“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xī。”《乐府诗·艳歌行》:“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束皙《饼赋》:“行人垂涎於下风,童仆空嚼而斜眄。”《史记·邹阳传》:“人无不按剑相眄者。”这些眄都是邪视义,不能换成盼或盻。《战国策·韩策》:“韩挟齐、魏以盻楚。”《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褚瞋目盻之。”这些盻字是恨视义,也不能换成盼或眄。 * 古书中形近互讹的例子不胜枚举,训诂家不可不辨。如论諭互讹、巠至互讹、苦若互讹、循脩互讹、分介互讹、待持互讹(以上参看《读书杂志》)、斵鄧互讹、策美互讹、戒贰互讹、傅儒互讹、羔美互讹、遇過互讹、宍(肉)害互讹、離雑互讹(以上参看《札迻》)等等。训诂中遇到字形讹乱的情况,只要找到正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礼记·文王世子》:“? 周武王姓姬名发。文王昌之次子也。文王圣孝。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 。” 《经典释文》:“说,亦作脱。”故“说”当解作“脱”为是。 B.文、注对勘互参 《史记·五帝本纪》:“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正义曰:‘济,渡也。’ ),东至于蟠木。” 据唐代张守节的注解,可知“‘西至’本作‘西济’,此涉下文三‘至’字而误。唐魏徵《群书治要》引此正作‘济’,《大戴礼·五帝德篇》同。 《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毛传:“五尺以上曰驹。” 然检《说文》:“马二岁曰驹。”二岁之驹身高不可能达到五尺以上。《说文》:“马高六尺为骄。”可见《诗》及毛传之“驹”皆当为“骄”之误。 《史记·五帝本纪》:“动静之物,小大之神。” 王念孙《读书杂志》三之一“小大”条:“‘小大’当从宋本作‘大小’,……写者误倒耳。《正义》先释‘大’,后释‘小’,则本作‘大小’明矣。” 《逸周书·大戒篇》:“囗囗以昭,其乃得人。” 王念孙《读书杂志》一之二“囗囗以昭”条:“阙文是‘贞信’二字。此承上文‘无转其信’而言,信不转,故曰‘贞信’。‘以’与‘已’同。上之贞信已昭,则下莫不为上用,故曰‘贞信已昭,其乃得人’也。孔注曰:‘贞信如此,得其用也。’是其证。” C.上下文对勘互参 《汉书·王莽传》:“其以杜衍户千封嘉为师礼侯。” 王念孙《读书杂志》四之十五“师礼侯”条:“‘师礼’当作‘帅礼’。‘帅’与‘率’同。下文云‘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是其证。” (2)应用于字词考释 A.破通假 《汉书·李广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 其中的“阳”、“傍”、“抱儿”,《史记·李将军列传》分别写作“佯”、“旁”、“推堕儿”。按,依“阳”、“傍”之义作解,则语意不可通,故知“阳”、“傍”分别是其异文“佯”、“旁”之通假;至于“抱”,亦可由其异文“推堕”而推断其含“堕”义,实乃“抛”之通假。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