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跨考点综合.ppt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跨考点综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跨考点综合

解析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即由武力解决转变为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与材料“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相一致,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故排除。 2 3 4 5 6 7 1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必修第一册 跨考点综合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时空定位 1 归纳主要线索 2 理解综合问题 内容索引 3 押题热考视角 1 归纳主要线索 线索1——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时期 知识定位 民主法制的确立(1949~1956年)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民主法制的破坏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践踏破坏 (1)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想通过“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推波助澜 (2)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民主法制的健全(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 (1)平反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健全法律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被正式写入宪法 (4)基层民主选举: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时期 知识定位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提出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3)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线索2——祖国统一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香港、澳门回归——成功实践 首先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理论,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两岸和平交流——关系发展 (1)1992年底“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2)1993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它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 (3)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 (4)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时期 发展历程 外交奠基 (1949~1956年)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 线索3——新中国的外交的发展历程 外交突破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冰释雪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交辉煌 (1978年 至今)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1)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 理解综合问题 1.新中国发展的阶段特点 新中国60多年历史(1949年至今)回顾 历史分期 历史年代 时段特点 过渡时期 恢复时期 1949~1952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改造时期 1953~1956 三大改造 十年曲折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