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数据文档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1979-2012)
(郭学军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100101,Email:guoxj@)
项 目
内 容
1数据集名称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1979-2012)
2 数据集内容说明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包括近地面气温、近地面气压、近地面空气比湿、近地面全风速、地面向下短波辐射、地面向下长波辐射、地面降水率共 7 个要素。数据格式:时间分辨率为 3 小时,水平空间分辨率为 0.1°。为中国区陆面过程模拟提供驱动数据,和高分辨率的中国区近地面再分析资料。
2.1 数据集内容一般描述
a数据内容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包括近地面气温、近地面气压、近地面空气比湿、近地面全风速、地面向下短波辐射、地面向下长波辐射、地面降水率共 7 个要素。格式为时间分辨率为 3 小时,水平空间分辨率为 0.1°的数据(后面简称为3小时0.1度数据)。
本数据集包含以下4个数据文件:
Data_ancillary
Data_forcing_03hr_010deg
Document
Programb建设目的
为中国区陆面过程模拟提供驱动数据,提供高分辨率的中国区近地面再分析资料。c服务对象
从事大气物理、陆面水文、气候等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人员。d时间范围
1979.01-2012.12 e空间范围
70°E-140°E, 15°N-55°N 中国陆地区域,0.1°等经纬度网格;f数据类型
NetCDF格式
g缩略图
2.2 字段(要素)名称解释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
a. 名称解释
字段1: 近地面气温
字段2: 地表气压
字段3: 近地面空气比湿
字段4: 近地面全风速
字段5: 向下短波辐射
字段6: 向下长波辐射
字段7: 降水率
b. 量纲(度量单位)
字段1: K
字段2: Pa
字段3: kg kg-1
字段4: m s-1
字段5: W m-2
字段6: W m-2
字段7: mm hr-1
c. 数据精度(数字图像的解析度/比例尺);
原始资料来自于气象局观测数据、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遥感数据。已去除非物理范围的值,采用ANU-Spline统计插值。精度介于气象局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之间,好于国际上已有栅格化数据的精度。
3 数据源描述
a. 如果是来自文献、资料等,将数据源列表
b. 如果来自相关课题,要列出课题负责人、单位、资助者
c. 如果是镜像、购买、交换、下载数据,要说明出处
d. 如果是试验、观测、调查数据,要说明相关的仪器、设备、方法、过程的基本信息
e. 如果是统计数据要说明数据发布的部门
f. 其他数据要说明数据产生基本情况
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包括近地面气温、近地面气压、近地面空气比湿、近地面全风速、地面向下短波辐射、地面向下长波辐射、地面降水率共 7 个要素。
使用本数据仅限于科学研究,使用该数据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应向数据提供者发送一份论文拷贝。建议引用文献1. Kun Yang, Jie He, Wenjun Tang, Jun Qin, CCK Cheng, 2010: On downward shortwave and longwave radiations over high altitude regions: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gric. Forest. Meteorol, 150, 38-46.2. Chen, Y-Y, K. Yang, J. He, J. Qin, J-C Shi, J-Y Du, Q. He, 2011: Improvin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modeling for dry land of China. J. Geophys. Res., 116, D20104, doi:10.1029/2011JD015921.
4 数据加工方法
a. 如果是属性数据、文本数据要写明数字化手段
b. 如果是空间数据要写明数据数字化工具和简单流程
c. 如果是经过数学运算、或模型产生的数据要交待清楚数学运算的算法和模型,并注明算法和模型的出处
该数据集是以国际上现有的 Princeton 再分析资料、GLDAS 资料、GEWEX-SRB 辐射资料,以及 TRMM 降水资料为背景场,融合了中国气象局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制作而成。详细过程请参阅参考文献。
d. 如果是试验、观测、调查数据,要说明使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方法、过程
e. 其它方法
5 数据质量描述
a. 原始资料数据精度
b. 项目数据产生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