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片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 PAGE 6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片 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 调整背景 2015年3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获得国务院批复。新版总规以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解决城市问题等为基本思路,在全域空间管制、生态保护、城乡统筹、规模控制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塘片区作为宁波生态带管控的重要区域,应深化落实总规的各项要求;此外,杭甬复线落地和220KV江南变迁址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实也对区域布局产生了新的影响。 基于上述背景,为加快推进总规实施,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生态管控要求,完善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特编制此规划,为政府下一步工作提供决策和操作实施依据。 规划调整主要参考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 3、《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市区)》; 4、《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2013-2020); 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与上一轮村庄规划范围基本一致,即: 北起算山村北部村界、南至泰山路,东起富春江路,西至城市生态带千亩岙水库猫山四顾山岙涨水库一带。总用地面积约10.73平方公里(不含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塘工业区和炼油厂)。 规划面积: 规划面积: 10.73平方公里 (不包含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塘工业区和炼油厂) 规划范围图 三、现状概况 1、区位 高塘片区位于北仑区为新碶街道新碶街道西部边缘,紧邻北仑电厂、大港工业区和保税南区。 2、现状人口 本次规划包含高塘、大同、妙林、大树、永久、算山、许胡、岭南等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为7864人,外来人口28661人,实际总人口在38000-40000之间。由于近十年来北仑经济的迅猛发展,周边工业区大量外来人口以3-4倍于本区域人口的数量增长并在本地长期租房居住下来,形成了实际生活人数远高于原本环境容量的状况,由此各种问题应运而生。 3、现状建设 规划区域以山体、林地、耕地等生态绿地为主;其建成区部分现状主要为村居、厂房和部分空地。其中,现状居住主要为以高塘村为中心的居住生活集聚区和外围零散分布的岭南、永久、许胡、算山等村庄民居;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也主要分布于高塘村,沿天目山路、富春江路分布;现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下及水库边,部分工业企业与居住用地混杂。 现状用地图 4、周边环境 调整范围周边现状用地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总体建筑风貌及城市环境有待改善。调整范围内部及周边道路有富春江路、新安江路、泰山路、黄山路、恒山路、天目山路、进港路等主次干道,但不成网络;支路以工业区块和村庄集聚区内部小路为主,道路等级低、路幅窄,不成体系,严重影响片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原规划情况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高塘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 上轮规划于2013年编制完成,规划主要内容包括: 1、功能定位: 新老北仑人创业和居住的新型生活社区;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样板区;城市观光农业休闲区;工业配套服务区。 2、规划结构: 一轴三区二组团的规划结构。一轴:沿沿山大河设置沿河绿带形成滨水景观轴。三区:工港口工业物流配套区、新兴农业产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二组团:就地整治永久村岭南村,形成永久村居住组团和岭南村居住组团。 五、调整内容及论证 1、用地调整 规划综合考量生态带建设控制要求、地块内部条件、公共服务配套要求等因素,并结合各建设地块的自身要求,协调周边,具体建议调整如下: 生态带内用地调整 落实总体规划和生态红线保护要求,将生态带内原北仑电厂灰渣厂、安达危险品货柜及其东侧仓储用地调整为生态绿地,新增生态绿地面积总计48公顷;现状永久墓地东南侧殡仪馆用地范围线微调,调整后用地面积为0.67公顷;在区域南侧考虑北仑农业园区发展实际需求,布置农业科研教育用地0.31公顷。 算山片工业区域用地调整 落实总体规划中对管廊带的控制要求,将原规划工业用地调整为防护绿地,用地面积6.7公顷;保留区域内现状已经审批建设的村级工业用地,其中有少量用地(4.8公顷)和总规有出入,建议近期予以保留,远期搬迁或转产。 (3) 220KV江南变迁址及周边存量用地优化 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条件、对现状村庄影响情况、未来进出线条件等因素,规划建议将现状220KV江南变迁至泰山路和新安江路交叉口东北侧,用地面积1公顷;江南变迁址后,原500KV高压走廊不变,220KV高压线相应架空线主要沿新安江路西侧走线,同时盘活用地21公顷,整体布局作为功能性用地(实训中心和教育用地)。 (4) 落实文物用地 区域四份头、一字屋等2处文保建筑划定单独用地,并在周边布局公园绿地,作为公共活动空间。此外林宅门楼、鱼山碉堡群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