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2.财务报表审计责任 3.管理层认定 4.审计风险 5.审计重要性 6.审计证据的搜集方法 7.审计工作底稿填制方法 8.审计抽样方法 本章小结 * 课后阅读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实质性测试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变量抽样。也就是说,变量抽样是用于实质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 用于确定账户余额是多是少、是否存在重大误差 * 变量抽样技术 均值估计抽样 差异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 抽样目的 抽样阶段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类型 项目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比较 推断差错或舞弊的发生频率 检查报表项目金额的真实、正确性 控制测试阶段 实质性测试阶段 * 双重目的的抽样: 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审计抽样的过程 样本设计 样本选取 抽样结果的评价 * 1.样本设计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及抽样工作质量要求等方面所进行的规划工作。 * 样本设计时,应当考虑七个方面的基本因素: ⑴审计目标 ⑵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元 ⑶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⑷可信赖程度 ⑸可容忍误差 ⑹预期总体误差 ⑺分层 * (1)审计目标 关键:是要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界定“误差”。 * (2)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元 确定审计对象总体时,应确保其相关性和完整性。 确定抽样单元: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及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 *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P30 ①抽样风险: 指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 。 * 控制测试阶段重点关注两种抽样风险: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 。 实质性测试时,重点关注两种抽样风险: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 *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和结果的影响: 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降低审计效率,但不会影响审计效果。 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 :这种风险会影响审计效果 * ②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 无论是抽样审计还是详细审计,都无法消除这一风险。 * (4)可信赖程度 可信赖程度通常用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百分比来表示。 可信赖程度与风险是互补的 。 审计人员对可信赖程度要求越高,或对风险要求越低,需选取的样本量就应越大。 * (5)可容忍误差 可容忍误差是指审计人员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的,所愿意接受的审计对象总体的最大误差。 可容忍误差与审计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 (6)预期总体误差 审计人员应根据以前年度审计所发现的误差、被审计单位经营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及实施分析程序的结果等,来确定审计对象总体的预期误差。 预期总体误差与样本量成同向变化。 * (7)分层 分层是指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子总体的过程。 利用分层可以着重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审计人员利用分层,既可以提高抽样效率,也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审计的有效性。 * 2.样本的选取 常用的选样方法有随机选样、系统选样、整群抽样和任意选样等几种。 * (1)随机选样P28 随机选样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或子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 随机选样通常运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来进行。 * 行列 1 2 3 4 5 1 59442 05102 09277 74814 01253 2 11818 26952 25080 81293 98378 3 65785 02086 51105 36318 75433 4 05933 89906 14489 32122 58220 5 31722 41042 03152 47870 84138 6 95118 82427 26536 46214 15819 7 14347 44109 98144 00533 00142 8 64447 15102 84810 11527 85189 9 82291 23664 37957 46319 82306 随机数表 * 在采用随机数表时,首先要建立表中数字与总体项目一一对应关系,其次应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然后按选号路线依次选择样本。 实例1-3P29 * (2)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也称

文档评论(0)

luobin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