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八段锦、易筋经之感悟
在本学期的体育保健课中我学习了八段锦,易筋经,可以说是受益匪浅。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的身体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也更有力量了。因此,我也养成了每天练功的习惯,努力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健康。除此之外,我不仅学会了这两套气功,还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八段锦是从北宋起便开始流传的一项健身运动,却历经千年仍经久不衰。
我们都会做广播体操,却没有几个人知道广播体操的起源就是八段锦。其实,八段锦就是古人创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柔顺,又因为功法共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八段锦动作简单,易记易学,适合我们习练。
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现代研究也已证实,八段锦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 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是我第一次学习气功,所以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起初,我的动作怎么也做不到位,总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后来,经过老师的教导才明白,练功不能心急,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来。到动作要领学会后,我又急于求成,想体会到气在身体里的作用。又是在老师的教导后才明白,气功的炼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练习中不断去体会。再后来,我对气功中的道产生了疑惑,什么是道?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我查找了道教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但是对于其中的道还是模糊不清。我终于忍不住问了老师,可老师讲道是要自己悟出来的,而且每个人对道的感悟也不同,道是很难也不可能用言语简单的阐明。终于,我对于气功的理解从八段锦的练习中逐渐深化,现在觉得当初的问题都很幼稚,而且只有在练习中不断领悟才能解决。我明白了,一套动作的学习需要经过五个层次:做对、做会、做好、做妙、做绝。学习功夫要循序渐进,在领悟中提高自身的境界。
在学习八段锦的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易筋经。易筋经有些难度,但有了八段锦做基础,对于学习气功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而这二者又相辅相成,其中蕴含的道理相一致。
易筋经相传 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 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 少林寺。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是《 洗髓经》,二就是《易筋经》。“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 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 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 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 青龙探爪、 卧虎扑食、 打躬势、工尾势等。
在学习《易筋经》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教导,以及课后查找有关资料,我领悟了一些习练要领:其一要精神放松,形意合一, 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 脊椎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
文档评论(0)